4月23日一定得和书一起过,假装爱阅读也罢,真心享受快乐也好,用我们二年级孩子的一句话来说这个理再合适不过——如果只想着完美,不想着快乐,是不对的。哈哈哈!上苍能造出十全十美的人,那一定不会是我,但同样不影响我享受快乐。对不?
2022年4月23日,雨打玻璃的自然音把我唤醒,从致电闺蜜要写开题报告中打开属于自己的一天。这一天,我读孩子们的文,我读不同“口味”的书,我写属于自己的文,感觉过得有点浪费,但又是那么真实。
读《火星上的早餐》,一看书名就十分科幻,有的没的瞎想文一定很不接地气。只37篇的短文,午间躺在沙发上读读睡睡、睡睡再读更适合这种慵懒。前言中一句“老师不应该把写作当成惩罚”让我产生共鸣,愿意一读为快。“我的朋友圈,就像一种罕见的霉菌,只生长在特定海拔的一种岩石上,数量不多,形成缓慢,却极其稳定。但是如果一只野猫或鼬过来吃掉一部分,这种霉菌就不会迅速长出来。”多么好的一种当下心境袒露。写作是一种艺术和天赋,一种特权,甚至是救世之法。读外国人的文字难免受到文化差异的限制,读来总是觉得有点不合口味,但又有说不出的妙。慢点读,试着融入,习惯就好。
一部译文作品,更多的承载了译者的解读,没有能力看原著的我只能在人家的“哈姆雷特”上再造一个“哈姆雷特”。不过,读“自家”的文字,那就高山流水觅知音,不是伯牙子期甚有意。夏昆的文字,有种一语道破心头意,心神向往活一遭的滋味,朴实、真切、不遥远。因为好书太多,而生命太短,人择良人而伴,亦泽好书而藏。读书是一种私域知识,深深浅浅与读者本人有干系。
怎样的文读起来有知识的份量,读何帆去呀,他写三十年,我读三十年,那也算是“择良木而栖”。翻开2021,扑面而来的是新冠,目之所及是武汉,武汉的夜,武汉的日,武汉的繁华喧闹,武汉的静态管理,让我想到2022魔都的不安,在《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纪录片里看人类,人类离开了地球必将消失,地球离开了人类依旧一片绿色。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乐逍遥。2022年的4月23日已经完成它的使命,4月24日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