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口袋书,专为小孩子准备的绘本,我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看完了,却一直想到现在。
那是一只巨大的很令人畏惧的恐龙,住在大厦顶层,他非常爱唱歌,偏偏声音又高又难听。每次他的尽情歌唱对所有的市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于是大家想了种种办法让他闭嘴。
先是扔西红柿,恐龙很高兴地吃掉了;然后制作了一个很大的玻璃罩把那座大厦罩了起来,恐龙被闷得难受,放了一个屁,把玻璃罩震裂,还扬得满城臭气;人们又想出灌酒的办法,想让他因醉而静,于是用高压水龙头喷酒,结果反射回来醉了一城的人。就在大人们都束手无策时,一个小姑娘出现了,她说让自己试试,不多会歌声停止。在突然而来的寂静中人们震惊了,问小姑娘,才知道她只是打了个电话,告诉恐龙先生:请你轻一点声音唱歌,好吗?恐龙先生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吵到了你。于是,整个城市安静下来。
在这个小姑娘的电话面前,那些大人们的畏惧、气愤、打击是否都显得很好笑呢?原来,恐龙什么也不知道。他既不知道自己对别人造成了困扰,也不知道别人曾费了那么大的周折,只为了让他停止他并不自觉的错误。大人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去提醒他一下呢?也许他们以为他应该知道;也许是出于畏惧,不敢直接面对他;也许认定了他的凶恶,觉得他一定不会接受别人的劝告。总之,人们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只是因他的“错误”而打击他。
这本书只是故事,但这种事情,我们真的没有做过吗?
那只恐龙其实是个孩子,他什么也不知道,只是依着快乐的天性而为,他不知道自己对他人造成了困扰。在别人眼里,他任性,乖僻,桀骜不驯,不守规矩,是个无可救要的坏孩子。但其实,他并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他不会像恐龙那样坚硬无敌,他能感觉到别人对他的厌恶甚至敌意,但他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反应或者自卑自贱,或者变本加厉。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假如,有人提醒他:请你……我想,他也会像那只恐龙一样,道歉,然后改正。
也有时,我们的指导并不具体,就像我们常常会对孩子讲的:上课要认真听讲,对人要有礼貌……那么,如何算认真听讲,怎样算有礼貌呢?假如我们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着老师讲什么,动脑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说: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不小心打扰别人要说对不起……孩子会做得更好。
读过这个故事,让我们也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