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长征胜利纪念集邮活动明信片》 韦滟作品 水彩、彩铅 90×120cm

指导老师唐箐檐

韦滟作品局部

韦滟作品局部

……

看完只想说

师兄 师姐 师弟 师妹

你们又厉害了!

来吧

一起走进创作背后

教师团队(自左起):韩民吉、唐菁檐、苏海江、孙博

2016年精微素描教学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

今天纪念长征胜利,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知道长征,了解长征,让长征走进他们的心里。

精微素描的教学就是要通过绘画教学的方式,培养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去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温暖的情感和故事。“长征”成为今年感动他们的故事主题,《长征物语》的题目就是引导学生,从与长征有关的器物中探寻历史的痕迹,通过精微的语言方式,解读长征的历史,感受革命者的艰辛。

参观国家博物馆

同学们自己去博物馆,去图书馆,去考察长征历史。他们主动给老师们讲述一个又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讲述故事中打动他们的点滴细节,讲述他们的创作构思。

精微素描的创作过程需要的不止是绘画的技巧和能力,更多的需要坚韧、毅力和心无杂念的投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长征。作为代表未来的年青一代或许这是对长征最好的致敬!

精微素描教学团队:苏海江  韩民吉  孙博  唐箐檐

把一件小小的旧物

细致地刻画到大画幅纸上

这绝不是抄照片或者实物

他们做了很多很多的尝试

《红色读本》 梁家豪作品 147.4×112.5cm

水彩、彩铅、丙烯、色粉、马克笔、印油

指导老师韩民吉

这幅《红色读本》

长近一米五,宽一米

作者是梁家豪

“我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本‘红色战士读本’。”

梁家豪创作中

“这本红色战士读本浓缩了红军过雪山时的艰辛:那些磕磕绊绊的老旧痕迹,那些苍劲有力的钢笔汉字,那些图形美妙色彩深红的藏文……在我第一眼在国博展厅看到它们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它是最能激发我的灵感和创作欲望的物件。”

《红色战士读本》原物照片

当时红军过雪山,路过川藏地区,因为物资匮乏,直接在写满藏文的书上翻印了《红色战士读本》。

梁家豪翻制的《红色读本》

“因为精微素描必须建立在对静物独特入微的理解上,所以单单靠用摄像机拍下的照片和眼睛对它本身细节短暂的捕捉,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根据拍回来的照片,按照读本和里面的文字的大小比例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本‘红色战士读本’,以便于创作时进行一些细节上的参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