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旅程原计划是游览了惠民的魏氏庄园,在潍坊办完事情后,再去栖霞探访牟氏庄园。因时间所限未能继续东行,转而决定顺路前往青州。这一转折,竟成就了一场与千年时光的邂逅。
青州作为上古九州之一(古人把华夏大地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有着七千多年历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陈年老酒。李清照在此生活过,范仲淹曾在此为官。
我一度猜想李清照诗词的婉约风格是否受这片土地的滋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否是在此萌生?
这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包含着青州古城、青州博物馆、井塘古村等多处文化景观,每一处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籍典。
下午五点自潍坊出发,车行一个小时便抵达青州。令我惊讶的是,这座县级城市竟有亚朵酒店入驻。这看似平常的商业现象,实则折射出古城内在的繁华与活力。一个能吸引现代中高端连锁酒店的城市,必定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经济发展潜力。青州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晚饭后来到青州古城。此时的古城已是华灯初上,灯火通明,万千灯火将古城装点得如同了白昼。
尽管古城已演变为商业化的古街,但这并未削减游人的兴致。街道上,行人漫步,电动车穿行,三轮车叮叮当当,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的热闹。只是这种热闹不同于现代商圈的喧嚣,它带着历史的回响,有着独特的韵味。
我们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古街上一座座牌坊引起了我的注意。自北向南,太保坊、大宗伯坊、柱国坊、大学士坊、一门科第坊、尚书里坊、海岱都会坊依次排列。这些主要为地方名人而建的恩荣坊、科第坊,不仅彰显着明代青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物鼎盛的辉煌历史,更带有强烈的纪念和装饰意义。这些石质牌坊如同时间的书签,标记着青州人文历史的印记,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古城内还设有青州府贡院、阜财门、奎星楼、偶园、记忆古城、欧阳修纪念馆、李成纪念馆、青州民俗馆、奇幻侏罗纪体验馆等十余处景点展馆。可惜缘于夜晚,多数园馆已闭门谢客,留下些许遗憾。
阜财门是古城墙的入口,五元钱便可登上城墙。登高远望,琥珀色的光影倾洒在青石板路上,三轮车的叮当声仿佛穿越历史的天空,不同小吃的烟火香飘散在古今交汇的古城上空。伸手触摸城墙的砖缝,粗糙的质感如同六百年前光阴的纹络。那一刻的感觉很奇妙——仿佛脚下不是青州古城,而是游走到了那个遥远年代,与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白。
古街上的基督教堂与天主教堂,更让人眼前一亮。高大雄伟、富丽堂皇,不同灯光,不同光色,将其装扮的肃穆而庄重。这些西方宗教建筑的存在,不仅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它们与中式古建筑和谐共存,构成了青州古城独特的一道文化风景。
而伫立街中的那棵宋槐,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世纪老人。一千多年的时光里,它一直默默地站在这里,静观这座古城的千载巨变,铭记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它的每一道年轮,都是一页无字的史书,记录着青州的兴衰荣辱。
有人说:“一座青州城,半部中国史。”这座千年古城,由上古九州到如今的繁华盛景,由饱经风霜到现在的生机盎然,历经沧桑活力不减。不论是千年古槐,还是历经风雨的阜财门,都在无声地书写着古城的千年巨变,见证着古城的飞速发展。
夜幕渐深,我们也随游人离开古城。回望满街的阑珊灯火,古城如同一本翻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着不同的青州。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记忆的城市,值得每一个人前来,细细品味它的古老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