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鲁迅先生的《示众》,看似客观极具细节的讲述,言语冷峻中透露出深刻的见识与思考,带人体会了那个时代,那群人的彻底的精神枯萎,思想禁锢。
1类比的艺术手法
其中的名句"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生气,冷冷的坐着",早已被中学生熟知,看到这里,最初反应是连本该热气腾腾的包子都冷成这样,描述实在是非常有特色。
看到后来,作者对卖馒头的胖小孩极尽详细的描写,胖小孩的关注完全无关被绑白背心酷暑之中的折磨,而是从凑白背心热闹到秃头到小学生再到红鼻子,这里用馒头的毫无生气类比胖小孩的失去生机,起到了非常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他——卖馒头的人,本身也如同自己的馒头一样,本该生机勃勃的年龄,被沉闷的社会压榨地失去了思考和灵性,成了赶风潮,围观他人生死苦乐的看客,"毫无生气,冷冷的坐着"
2高超的对比,重复照应手法
又回看了一遍,这一段描写不由得让我拍手叫绝,"一个工头似的粗人,低声下气请问秃头老头子别人在围观什么,而秃头斜睨工人一眼,仿佛他犯了错,其他人也纷纷盯着他,他如同犯罪被示众,脸通红。"为大师的塑造功底拜服!
浏览全文,我们可以看到秃头,胖孩子,小学生,红鼻子,一一出场,无一例外,他们共同充当了这场"戏"的看客,人群覆盖的年龄,职业之广,作者或许是有意暗示,看客现象在社会的普遍性,然而看客们,却也被"示众"。和"白背心"遭受的围观冷漠这里相对比照应。
人群注意力极其容易被吸引,也极其容易转移,所以这里面发声问话的人,迅速被看客们围观,若是有一点不和谐的音符出现,该看客也会迅速堕入被"示众"的处境,就如同被警察绑起来的白背心一样难堪。这里是一种重复,重复之中更加丰富,更见笔力。
凸显了有罪的并非就是被绑的白背心,因为这里面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有"判刑"他人的资格。这里面的群众,极具煽动性,失智的群体性所谓"平庸之恶"。
3作者卓越的借代本领
"红鼻子"借代围观的汉子,"秃头"借代老年男人,"弥勒佛似的圆脸"借代围观胖子,"白背心"借代被绑的人…诸如此类,作者简单几个字,就可以勾勒出人的大致形象,抓住了最为有特色的五官和身形特色,或者是年龄特点,如同高超的漫画,只用几笔,便能让读者意识到作者在画谁。我想起了,曾经有趣的民国轶闻,有位作者发表文章,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丰老先生大怒翻进去,满意欣赏放下,盖因作者实为夸赞老先生点睛几笔,便勾勒出人物神韵,无需工笔刻画。鲁迅先生的文章便有这种魅力,使得人物虽多,一一出场,却也很容易被记住,被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