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三叹-由思古引发的倦意

  丁锡盘坐在神像前,静静地抚摸刀锋。这是他的师傅生前最喜欢做的事。据他师傅说,只有抚摸刀锋才能抑制一颗自满的心。

人在江湖一旦自矜,就容易送命。

 丁锡真的不想死,所以他不敢自矜。但是他稀里糊涂的抓了一个稀里糊涂的和尚,后面还跟着道门国师最宠爱的惹下大祸的小徒弟。

无意间就参与到了佛道之争里,真是一件让他无奈的事。

 按照丁锡的打算是马上就走,可是既然土道士来了,那么山下追捕土道士的人也应该不远了。谁知道他们在那个方向?

 丁锡看了眼睡得正香的和尚,忍住要去揍他一顿的欲望,至于那只兔子张牙舞爪的动作就直接被无视了。

 佛门中兔子代表着舍身,一只舍身的兔子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更何况那只舍身的兔子还是给人当肉吃了……

 所以丁锡坐在神像前,一边等一个注定会上门来的道士,一边想当年道家佛门分裂的事。

 据说很久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宗教,想要做什么,都需要自己思考。有几位大贤觉得这样子不好,因为很多人都把精力浪费在别人走过的错路上。所以他们在一座山上大开道场为天下人讲道,教化天下。

 有的大贤在刚讲完道就走了,因为他的道是需要现实中实践的,一部分追随而去。后来他们成了墨家和农家。

 有的大贤在讲完道后和别的大贤讨论谁的道更高一筹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他们就开始了辩论,后来他们又开始争吵,甚至反目。为了证明他们的道是正确的,他们分别带走了一些人,然后就进入世俗里的各个国家里论证。其中的代表就是纵横家和名家。

 有的大贤没有讲道,有人问他们,他们就说他们的道是用来抵定胜负,守护万民的,又有一部分人跟着他们走了,他们在沙场争雄,十荡十决,后来就有了兵家。

 还有少数的几个贤人没有争吵,只是在教育剩下的人应该确立自己的德行。知善恶,分是非。戴冠而有礼,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他们就成了儒家。

 剩下的还有一位贤人没有走,而剩下听他讲道的人只剩下三个。

然后他就对三个人分别的因材施教,传下了三脉道统。就是后面的道家,佛家,还有无名家。据说这位贤人最后是大笑着离开了人世间。至于去了哪里,再没有人知道。

 后来三个人就分开了。或者是因为理念不同,或者是因为各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总之他们就在那位贤人离去后就各奔东西。

 道家讲究出世,所以道家的传人就简单的收了几个徒弟,随便找个没人去的大山里,开始他们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思维导图火星站王哲 17.6.14
    王哲壮壮阅读 220评论 2 2
  • 最重要的关系-夫妻关系。 我是91年的,现在25岁半。在大学毕业之前,我都以为,人的婚姻不是很重要,两人喜欢就在一...
    孟园_29ec阅读 30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