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苦恼:我们已经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了,可孩子为什么还是跟我们不亲近呢?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的,爸爸妈妈往往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孩子全情投入了。只是,我们经常误解了爱,爱,不仅需要付出,更需要用心经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三点建议,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真挚的爱,有效促进亲子关系。
①找出孩子的爱之语
有一段经典的话语是这样的:我想要一个苹果,可你却带给了我一车香蕉。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你以为我会喜欢那车香蕉,可我心里却还挂念着那个苹果。于是你告诉全世界的人,你给了我一车香蕉,可是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可是你不知道啊,我只是想要一个苹果。
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男女朋友之间,在任何关系中都适用,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也毫不例外。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爱错了对象,而是爱错了方法。
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的爱箱,只有当这个爱箱填满了的时候,人际关系才能发展。然而,不同人的爱箱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填满。查普曼博士发现人们基本上有五种爱的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特别的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
有的孩子爱的语言是肯定的言词和精心时刻,你总是给孩子买礼物,想让他感受到爱。事实上,这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能真正地让孩子感受到爱。不是孩子挑剔或不知足,而是天性使然。所以,爸爸妈妈需要了解孩子的爱之语,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方式来爱他。
②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共度时光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非常生气。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
“爸爸,谢谢你。”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
“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很多人看完后泪流满面,原来,自己一直以来误会了孩子,孩子在意的不是你给了他多好的物质条件,他需要的就是有你在一起的时光。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此单纯,然而,大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孩子的需求。
那么,有些爸爸妈妈就有疑惑了:自己确实工作很繁忙,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怎么办?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时间长短,而在于陪伴质量的高低,高效陪伴才是正解。
爸爸妈妈至少每周都要有时间与孩子共度时光,这是最低限度,理想状态当然是每天都有。
爸爸妈妈可以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跟孩子咖啡时间或精心时刻,聊一聊孩子最近的感受,孩子在学校与朋友间的关系,孩子的学习情况,遇到的困难或开心的事情;或者带孩子一起外出游玩,陪孩子看一部他喜欢的电影,带他吃他喜欢的东西等等。
在这段时间里,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跟谁一起度过。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过程中走进孩子内心,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及需求,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用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
③用正确的方法肯定孩子
有的爸爸妈妈害怕肯定自己的孩子,理由是肯定孩子,孩子骄傲了怎么办?
所以,当孩子拿着99分的试卷回家时,孩子听到的不是“哇,这次成绩有进步!”“这次考得好棒啊!”而是“怎么给扣了1分,说说怎么做错的。”稍稍地同理以下孩子,就知道孩子此时受挫的心理,即使以后考了100分,他真的会有成就感吗?
当然,也有的爸爸妈妈奉行肯定式教育,可是,爸爸妈妈会发现时间长了,鼓励似乎也不奏效了。这是因为,爸爸妈妈鼓励的方式不对。
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爸爸妈妈的肯定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如果孩子被肯定的是能力,孩子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恋自己的能力或者竞争关系上面,当他们受挫时,会直接归因为自己能力不行,继而陷入自我否定之中。
如果孩子得到的是对努力的肯定,孩子会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努力上,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喜欢和欣赏他的努力,也能接受他的局限和不足。
给予孩子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肯定。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地夸孩子“你真棒”“你真乖”“你真是个好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对这些夸奖都形成免疫了,而且这样的一些夸奖有时会让孩子陷入怀疑之中,我真的有那么好吗?爸爸妈妈不会是敷衍我吧?
正确的夸奖应该是集中在具体的事情上。比如当孩子手工做得很不错的时候,不要说“你做得真棒!”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夸孩子“这个兔子的耳朵做得惟妙惟肖”或者“这个造型看起来很可爱”……给予孩子具体的肯定和鼓励,会让孩子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也能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中感受到自己是真实被接纳的。
爱,是一生的功课,需要爸爸妈妈们一起来经营。用正确的方式去爱,让孩子感受到从爸爸妈妈而来的真挚的爱。
文章来源公司,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