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进入三十岁了,看看过去的经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聊。或者说,麻木。
每天都被信息的洪流冲刷着,被自己的内心责备着,然后焦虑,无助还有烦躁。
工作久了,很容易就开始怀疑人生。羡慕那些看上去光鲜靓丽的人过得生活,或者说是那些展现出来的被美化过的生活。
那些名人都活在微信微博和电视上,每天向我们展现着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活。可是,那是真实的他们么?他们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呢?我总能看见很多人的留言,完全是自我的表达,情绪的宣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我这个大龄青年来说,我更喜欢知道这些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和看待世界的。
最近川菜和辣椒似乎已经开始攻陷全国人民的味蕾。随着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那些惊悚刺激玄奇的文章和视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也许有,也许恰好反映了人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吧。
于是,很多名人也总是发布一些博眼球的文章和评论,更多的人靠的是这种方法一夕成名。然后,这些都是生活的泡沫。泡沫破了,我们总会要去制造泡沫,要么再去追逐新的泡沫。
要不要把泡沫撇去,看一看下面静静流淌的深流?
人人的生活都是独特的剧目,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深刻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就像很多人经历苦难,也承受住苦难,可是,这个苦难只对你个人有意义。生活也一样,每个人都经历的是平常甚至是平庸的生活,哪怕是你遇到了很大的悲惨,也还有更大的悲惨存在。我们该如何自处?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去看那些喧嚣的、热闹的或者激烈的事件,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不被自己所控制。尽管很多时候,很多文章和名人或者我们自己也说,要沉淀,要冷静,要思考。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这本书里,夏榆采访了数十位不同的文化人士。起初我翻看的时候,以为这又是一部讲述曾经苦难的书籍,心理不免有一点抵触,我对过去的历史不能说毫无所知,也对很多国内外的历史有所了解。那些历史尽管荒诞,但总是不停地拿来消费,也真是够了。
翻看了第一章对史铁生的采访和回忆,我就知道自己完全误解了这本书的内容。
史铁生已走,我们可以好好评价一下他了。我只对他用一个词来评价,勇敢。如果身处他那种情况,活下去已是艰难,他还能如此豁达和坦诚,并且进行如此深层次的思考。这完全可以说的上是英雄的行为。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苦难,竟然将思索引入了哲学的领域。有时候坚持并不值得大肆夸耀,值得夸耀的是你如何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并让自己不曾白活一回。
随后的每个人都是一些非常有名的人,但他们并没有那些高冷气,相反,都非常坦诚,无论是对过去的批判、痛苦,还是拥有自由后的急迫。这些名人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都并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但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未来要走什么道路,不急不躁。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准备就这么活下去。
他们还在创造,因为创作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因为无论怎么样,他们还是会选择这条道路。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道路。他们更多的时候谈的是自己的作品和未来的计划,丝毫未见老态,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也不喜欢被外界贴上标签。他们生活在世俗人间,他们也没有想过要挣脱开去寻找自由,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自由,生活的自由在于踏实安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个普通人,如何从这些人中汲取力量呢?
只不过是安心做事,保持平常心。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