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自修课间休息时,教室里突然闹起来了,有尖叫声、哄闹声,抬头一看,原来是教室来了不速之客,一只大蜻蜓。
大蜻蜓绕着日光灯管盘旋着,学生也围在下面望着,我拿起戒尺想赶走它,可无效。
上课铃响了,我觉得驱赶无效且影响大家自修,于是改换方式。
我对同学们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与蜻蜓和谐相处呢?大家学过《珍珠鸟》吗?冯骥才写的。大家回答说小学学过,我说,”信赖,往往能够产生美好的境界”,几个女生拍手同意。
不过,现在教材有改动了,我记得30年前是初一学生学的。王亚峰老师上过一节公开课,我去听了,课题就是就是《珍珠岛》。说的是作者在窗边的书桌上写字,外面飞来一只珍珠鸟,作者没有赶走它,鸟儿就慢慢靠近作者,到后来和美共处。
而教室里的蜻蜓也如此,一直在日光灯罩上停着,同学们开始还会抬头看看它,后来就自己自修写作业了,换个作业时,想起蜻蜓是否还在,就望一下,发现还在,然后又低头自修了。
初中的一节夜自修,有一只蜻蜓一起度过,不也是美好的回忆吗?
期末复习很紧张,对学习成绩有点焦虑了,一只蜻蜓,也许能治愈片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