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是因为那是最好的时光,还是每一个阶段的我们,其实都是独一无二最好的。
耿耿,余淮。耿耿于怀。
简单,韩叙。简单含蓄。
洛枳,盛淮南。
取名都是那么的有意思,是因为那段时光也是特别的有意思吧,虽然在当时的我看来,那简直是日复一日的噩梦。
重温,回想,很多的细节浮现。
高一:
1.第一天大家回寝室的时候,十个女生齐聚,门被反锁,旁边都熄灯了我们还在门口进不去,老师也没法,实在不行我就上脚了,直接踹。印象中是第一脚就踹开了门,然后自己都惊呆了,学过项庄舞剑的那篇文言文后,真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一句:壮士!
2.夏令营补课时候,语文老师找了他老公来代课,讲《我的空中楼阁》,中年男谢顶的过早,地中海现象很严重,就剩三捋头发,横亘在海中央跟跨海大桥似的。随着汗滴桥会自动从X轴换到Y轴,哄堂大笑,换来一句他的:你们懂不懂尊重。那时候真的太年轻,喜怒哀乐很直接,换位思考,较少。
3.吱呀吱呀的风扇是安静教室永远的主旋律,闷热的天气,涂抹风油精降温,教室必备的花露水。座位后面放扫把拖把的地方,永远脏的可怕。高一分班考的时候,教室排座太过拥挤,我们还在走道上复习,复习一阵子抬头相视一笑,低头继续入题海。
4.有个一起坐了一年没换位置的同桌,字写的很好看,还私下模仿过。周围的男生是纸巾的重灾区,打完球然后很是顺手的牵走了我放在课本边上或者是座位底下的纸巾。开学第一天排座,我们两女生坐同桌,身边前后左右全是男生,班主任也是厚待我两。男生们爱打篮球,傍晚六点,教务处主任在背后追着这帮小伙子,非要问班级,说是要扣分。那时候的菊花,也没有现在这层含义,周杰伦的《菊花台》广为传唱,有几个男孩子组了个组合,每次有空就在班级最后排要死不活的唱: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5.班级分班考的时候,刚好夏天,身边的女同桌走读,抹了一层一层的防晒乳,夸张的用表情做了班主任吃泡面和大肚子的动作,肢体刚伸展开就被班主任逮个正着,思想教育一番之后回来装模作样的看了会英语,十分钟后原形毕现。
6.冬天教室一片暖和,一屋子的二氧化碳,热的脸上自带腮红,窗户上都是雾气。每个教室有保管教室钥匙的人,清晨起的最早,晚上走的最迟,那时候的我们,也没太在乎他们的付出,只当他们是为了自己而努力。
7.运动会的时候,是全校最high的几天,放弃课本,时间要么在外面游荡,要么在地下室那里的图书室看看有什么新上的小说杂志或者新本子文具等等,会买各式各样好看的本子,撕下来折纸,或者是写那些递往主席台给体育健儿们加油的话。甘蔗,橘子,饮料,零食都是运动会必备品,会有人在主席台那里时刻守着近况,轮到谁跳远,接力等,此班就跟吃了兴奋剂的在那疯癫喊加油,声嘶力竭。那是我印象中,最热闹的一场运动会,在我的高一。入场口号是:地球因我反转,后来真的拿到了年级第一名。现在的我知道,无论谁怎样,地球照样会转,除非太阳系晚期。
8. 夏季的梧桐树林荫道,是最温暖的回忆。很多人从树下,结伴匆匆忙忙去食堂吃饭,晃晃悠悠从寝室出来,阳光透过林荫斑驳的洒在地上,手里拿着饭卡或者是零食,高谈阔论的回教室。道路温暖,在于我们总是和在乎的人走过,我们不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去食堂。还能见到父母提着大包小包站在林荫道下,惊喜的狂奔,回寝室安置。那时候和同桌从校外回来,冬季的夜来得快,我两提着从超市采购的东西回寝室,校广播里播放的是周杰伦的《借口》,那天没发生很特别的事情,却因为一首歌,那个场景,记到了现在。
高二:
1.诸暨整体就是重理轻文,我喜欢文,喜欢英语和语文,但不喜欢历史地理和政治。分科很痛苦,那就随大流。高二分到理科班之后,班级又重新洗牌,之前的同桌去了文科,之后的两年,再也没了固定的同桌。班主任是学校里引导青少年的高手,思想教育一流,虽然面无表情很少笑,但我真的很感恩,在我的那段时间,和老师的交谈里,他是引导我最好的。哪怕在台风天,穿着长裤在教室外瑟瑟发抖,他自岿然不动的为我分析我的成绩,排位,不稳定性课目,主攻,弱势等等方面。是我生命中遇到的,对我的学习最负责用心的老师。
2.高二八个重点班,四个是重点里的特小班。八个班被分割在单独的一幢教学楼,不知学校何意。教室相较于高一高三小了很多,因为在一楼,所以可怕的窗户多了很多,班主任时不时的就在晚自习随机性的挑一个窗户盯着看,然后默默的打开门进来,把没好好自习的人叫出去。全程很沉默,教室,安静的可怕。
3.高二学习进度加剧,小班的老师,非要赶特小班的进度。对于我这种成绩中等的人,真的是噩梦。物理老师的俗语化教学,很搞笑,也泯灭了我对物理最后的兴趣和希望。语文英语照旧,数学老师是班主任,不得不给面子,那个时候解XYZ是数学里最欢乐的。最开心的是学到化学。初中的时候我就把盐酸滴在硝酸银的试剂瓶里报废了一整瓶的溶液,加热高锰酸钾爆过试管,打翻过刻度瓶等等实验器具。在高中的化学里,化学老师长的很像《武林外传》里照顾好我七舅老爷的燕小六,背地里也经常这么喊,他脾气很好。高三提前分班考的前两周,因为生病连续请了假,不懂的就常去他办公室问。一脸笑呵呵加福建口音,跟《最好的我们》里张平有得拼。
4.班级换了位置,自然寝室也是,一开始很不乐意的,因为换成了旧的宿舍楼,后来开心了,因为门上没有玻璃窗,这意味着值周老师过来的时候,不会从玻璃窗看,或者照射手电筒来扣分,公告栏里每次午睡完或者是早上起床,总能看到值周老师和学生会纪检部的成果:扣分表,扣分的明细也很奇怪,要么是聊天有声音,要么是未及时就寝。班主任路过瞅瞅,回教室之后找相应的人秋后算账。
5.早恋的现象开始浮现,和同学的聊天八卦中,三个一群五个一窝的,说来说去基本都是当时的热门电视剧,偶像,楼上特小班的学霸,班级情侣等等,隔壁班的班主任说了啥当天能传遍几个班,可见当时的我们,除了学习,业余的生活乐趣,在于”说“。
6.想家。高中最噩梦的阶段在于高二,不仅仅是学习。学习的压力无法排遣,自然就想家了。为这事几近哭了一个月。那时候我左手边是男生右手边是女生,语文课上做题做着做着眼泪就来了,趴在了桌子上。边上的男同桌向我另一边的女同桌示意了下,用手指了指趴着的我,问怎么了。同桌就写了纸条,上面两个大字:想家。身为走读生的那位男生,是理解不了这种情绪的。我妈那阵子被我吓坏了,来学校来的特别勤。刚好一些,病了一场。那时候虽然不明白一场考试的意义,但还是努力的想考好。
7.分班考。考前刚好病愈,中药不断,和物理一起成了劫。因为对物理没兴趣,准备考试的时候主攻电和磁,看的恨不得回医院,太受罪。分班考是高二第二学期的期中考,因为要提前进入高三复习一轮又一轮,小班和特小班的成员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我妈对我没报啥希望,只希望别被淘汰出小班到平行班去就好。后来和耿耿一样走了运,超常发挥了,每天晚自习看物理,物理试卷没出我不擅长的题型,捡了漏真是谢天谢地。但因此也为高三的成绩浮动大埋下伏笔,因为分班考是偶然性,而平时多轮的测试,才是必然性。
8.特小班。刚进班级,就像融入一个陌生团体,因为我们是下面四个班的,玩的较好的伙伴很多。但是上到第二层楼,是猝不及防。学霸到处是,物理貌似随便一个都比我好。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语文,理综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那个夏天,周杰伦为奥运会作了一首《千山万水》,梦的边陲,风吹不灭,从不感疲惫。我很疲惫,从心到身的无力感,加上家长亲戚的一帮期待,没了高一的玩笑欢乐,没了高二的亲切老师。陌生的班级,陌生的同学,这个新开始,是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高三:
1.这个班级,有个同村的孩子,理所当然的,父母会对照成绩。我很庆幸我是女生,在我比他差的时候,我爸妈仍旧会男女来对待,男生理科是该比女生好,我不知道他们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但很庆幸,为这个我免受了很多烦恼。
2.班级很沉寂,大家都在全力以赴的学习。不会有一帮傻子一样的人,在教室的最后排要死不活的唱菊花残满地伤,也不会有高二那样,一到自由活动跟出了栅栏的猪一样疯狂的奔向操场。在这里的很多时候,尤其是考试后期,上课下课貌似都没多大差别。为了那一分分,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那时候觉得考不上大学是天大的事情,我爸妈给我的要求是保二本,我对自己也没目标。只记得当时我最爱的语文老师给的建议: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怎样,总归是考的分数越高选择越多的,所以没必要去思考要考哪里,我没有清华北大那么远大的目标理想,但也是尽了力。
3.状元帽。整栋教学楼的造型,说是一顶状元帽,我们和14班还是13班来着,是两个顶点。那时候来得早没有钥匙,就在六楼待着往下看一群群人的进来。高一的时候我的同学都是很朝气活力,和高三的有点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被每周一次的理综测验折磨的。
4.物理。物理老师换成了帅哥,谢天谢地的拯救了我对物理的兴趣,虽然很冷,基本不笑。物理的教学比我高二时候那位俗语化得,好很多,依旧讨厌电场磁场,尤其讨厌变速运动种种。一个劲的记公式,每次看到大题里有电场磁场粒子这些题就跟见了鬼一样,写了个解,三小题里撑死解完第二题,我对自己的能力预估的还是可以的,与其费心解题,还不如好好的做化学生物,验算。毕竟这是理综,不是单纯的考一门物理,还涉及到时间的分配。因为基础不稳,所以物理的复习是最痛苦的,就跟得了癌症的化疗一样,一复习发现漏了那么多的知识点,然后慢慢稳固。
5.语文。语文老师是我最爱的老师,因此语文我是最用心的学了的。很感谢那时候迷茫的自己,对语文的兴趣大,并且很多习惯,坚持到了现在。虽然语文的分数得分难,差距难拉开。但是古诗词的背诵,文言文等学习也是很考验人耐心,考验积累的过程。那时候很喜欢填诗句,比较讨厌改错别字,做完语文作业,会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成就感,而我理综的成就感,在最后一次的高考,其他科目则没有。现在回过头看,也许读书的时候,不该太功利化吧。语文老师的老公,就是高一夏令营代课的那位地中海。
6.捡漏的后果。高三的学号分班,是按照两次考试来分的,刚好那两次考试我都考的不错,于是乎悲剧了,班主任每次对着我的学号和班级名次对照,跟我说成绩不稳定,这就是捡漏偶然性的后遗症,那是我考的最好的成绩,偏偏学号按这个来排。班主任那痛心疾首的样子,拿着一支笔,指着那排名,他教化学,然而我最差的是物理生物和数学。在高三高考前几周的中午,我们有一帮人都是在实验室补课度过的,就是不停的做卷子,然后老师很细心的讲解,照顾我这个平时跟不上进度也吊不上车尾的人。听说这是我们班独有的,也是班主任去拜托那些个老师的,他对我们,真的很上心。
7.地理条件。最噩梦的地理条件,莫过于教室在顶层,宿舍在顶层,那时候物理刚学功这个概念的时候,一直幻想着从六楼到六楼,造一座桥梁,省却多少的无用功。
8.高考。我的中考,我个人认为我是尽力了,但在我父母眼里是考砸了,最直接的变化是分数,他们看不到我在校园里的生活。高考前,百依百顺,压力也倍增。祈求理综不要出我不擅长的题型让我多拿点分,最后明白还是多看题做题吧,这就是命。高考前的神经,稍微一点点事情,都能触发一系列的遐想。我爸妈对我的要求不高,也是基于我平时的成绩稳定性很差,理综的稳定性很高,普遍每次测验都在及格线。父母也不期望我上重点,只不过说试试自己的可能性,所以最后分数出来的时候,是懵逼状态,然后惊喜。高考的第一门是语文,自我感觉考的很顺利,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作文会有偏题的风险和可能然后死了命的往十分二三十的估分。之后就是重复一门又一门,直到结束。
9.结束。伴随着IB的交卷铃声响,在一片闹腾中,班主任说完了最后的注意事项,24号回去拿成绩,然后都是各自收拾各自的,拉着各自的爸妈,奔向宿舍楼。楼道里全是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跟春运没啥大差别。有些家长实在下不来,就在窗户那边提醒下面的人走开些,把被子之类的丢下来。伴随着这一阵喧闹和搬家,三年结束了。考完的兴奋已经让我忘记今后可能不再相见的这种可能。从未想过那时候可以一起留个影,现在会想想,那时候有相机,该多好。
我遇到的老师,高中的是最操心的.
遇到的同学,高中的友谊也是最单纯的。
校园很美,喧闹,寂静,日出,日落,彼此见证三个轮回的春夏秋冬。
十年前我在人潮中入校;
十年后我在静寂无人的时候回校看望看望这座当初我视作青春牢笼的地方。
那次回去,拍了很多照片,不同的是,照片里全是景没有人,一排排的课桌椅整齐的排列,干净的黑板没有一丝字迹。哪怕是iphone6s照片自带live功能,长按图片动起来也没有丝毫的声音。
曾经的我们在寝室里还说,将来功成名就,给母校捐个厕所,或者是一块砖。
耿耿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和她的缘分,只有那三年。
方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