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极简主义也许能帮你实现

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泛滥的年代。每当你眨一下眼睛的时候,全世界就有数千部手机、数千台电脑、以及成千上万的衣物用品被运往垃圾站。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和充满物欲诱惑的年代。随处可见的广告奴役与催化着我们的购买欲,购入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

我们获得了什么呢?生活品质的真正提升?还是时尚体面的炫耀资本?是内心愉悦的温和享受?还是无穷无尽的购买欲望?是品位?是质地?是需要?是自我个性的表达?还是泡沫?是快餐?是追风?是人云亦云的不甘落后?

但,极简主义者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能分辨出自己不需要什么。他宁可花 100000元去买一幅心仪艺术家的画作,却不会花 4000元去买一台自己并不需要的平板电脑。因为物品必须是为自己的生活理想服务,而不是为了物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理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台湾作家舒国治,至今租房,家里甚至没有冷气和电视机。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在是颇为寒酸,但却是舒国治幸福生活的基础。他白天在高档酒店里和朋友喝着昂贵的葡萄酒,晚上在干净的房间里美美地入睡。没有多余的东西打扰。走路、吃饭、喝茶,实在是惬意。把自己从外物中解放出来,于是培养了丰硕的内心。他的这种生活理念,却成了台湾文艺青年争相效仿的时尚。

位于德国东柏林的赫尔曼双子塔大厦里面,有一间普通的卧室。阳光从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进来,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只有一张白色床铺和一盏黄色的落地灯。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就是德国女建筑师伊娃 •玛利亚• 斯特德尔在东柏林的家。她在里面生活和工作,却不像其他设计师那样拥有琳琅满目的成堆物品。先不要惊讶,伊娃既不是某些东方宗教的信徒,也不是节俭的苦行僧。她只是一个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师,并将这种极简主义的审美观变成了她的生活信仰。

伊娃说, “这种极度削减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房间里那些为数不多的物件上。这种环境令人心绪平静,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锐。 ”这便是极简主义者的基本信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说,乔布斯生前拥有的物品非常少,除了一年四季穿的黑色上衣,就只有一套昂贵的音响设备。乔布斯同样也是个禅宗信徒,物品的削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心灵的干净。没有杂物,没有杂念,于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苹果简约时尚的产品风格和企业文化,和乔布斯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正因为乔布斯的简约,才能有苹果的风靡世界。

极简主义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没有多余的摆设,将生活用品精简到最少。

极简主义者选择摆脱非必需的东西,把握重要的事物,而对优先级的划分取决于自己。

极简主义不是禁欲主义,它并不禁止我们的欲望,而是把我们从各种压迫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生活。

极简主义也不是苦行僧主义,它并不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物,为生活本身服务。它关注生活本身,抵制物的异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要如何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尤其是在你的朋友或者家人还没准备好来冒这个险的情况下?


答案比你想到的还要容易,从这三方面入手:

①更新你的购物观
极简生活的购物观是要减少无用之物的花销。

001 想到要买的东西就记录下来,出门购物前列好清单,去熟悉的商店一口气都买回来。
002 那些不常用的东西不必购买,去租或是买一次性用品代替。
003 生活中的替换品也是能少则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②舍弃自己的无用之物

舍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门技术。有些人不敢丢东西,因为害怕面对失去的痛苦,当你真的把多余的东西清理掉之后,心情反而会轻松很多。

有三条原则供你借鉴:
001 不需要的东西要立刻扔掉。
002 立刻执行,定期整理。养成随时清理的习惯,邮件在 5分钟内就整理分类,手机短信定时清空,桌面随手就弄干净。
003 舍不得扔就转赠他人。
依依不舍的这些东西,并不能愉悦身心,反而会带来无尽的压力,东西越多,内心的从容就越少。

③极简你的身心。
极简生活不仅仅意味着更洁净的外部环境,也意味着更洁净的内心。为了保持身心极简,你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
001 定期释放感情,扫清烦恼。
002 与人为善,关注优点。
003 珍惜时间,注重质量。

极简你的购物观,
极简你的拥有品,
极简你的身心。

这样的生活让你心动吗?你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欢迎留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