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马化腾亲自写序,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阳光正暖,咖啡正浓,文字正酣,讲述着书里书外发生的故事。你好,我是杨先森,这是2019年的第3篇。

hi,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来自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但是你千万不要被这个名字欺骗,这并不一本关于认知的哲学书,其核心思想是“自由时间的力量”。

1

以一个正常的上班族为例,每天上午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晚上12点睡觉,每个晚上至少会有4-6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一个人是如此,那么13亿人呢?60亿人呢?

在书中,认知盈余可以简单被定以为每个人自由时间的集合,作者给了一个统计数字:一万亿小时,可想而知这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资源或者资产。

我们每年消耗的一万亿小时的空闲时间来说,任何转变,无论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很大一部分时间。任何量变积累到一定的临界值,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质变。

2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一环,是人类成为自然界主宰的关键。语言和文字的出现造就了文明的传播与人与人之间的写作。古时候我们将故事用石头、骨头、竹简等通过手工的方式抄写记录,流转极其有限。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故事”的复制和传播变的更快更容易,也许这就是印刷术可以被列出四大发明之一的原因吧。

书信、电报、电话,一次又一次颠覆我们的交流方式,从局限于家庭、村落,一次突破并扩大我们社交范围。

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一次颠覆,突破地域,突破国界,将全球都包裹在一张网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节点。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我们可以实时互动,传情达意。

互联网让分享变得廉价,让协作变得更加容易,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同时互联网让每个人的自由时间从孤立变得可以很轻易就被集合起来,放大了自由时间的价值,成就了诸多的互联网大佬与经典传奇。

并不是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是一次改变与机遇。

3

可悲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将宝贵的自由时间当做一种廉价商品在肆意消费着。我们在工作中是办公室寄生虫,在家又成了沙发土豆,追剧刷抖音,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尽情吃鸡,时间流失在常亮的电子屏幕中。

我们不可否认,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社会定位,同样,在时间维度里,每个人也被规划好了不同的阶层。有的人站在了金字塔顶端,征服了时间,以时间为工具,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站在了金字塔底端,被时间征服,成为了时间的奴隶,自鸣得意地吸收着低价且肤浅的精神鸦片,用自己微薄的血汗钱供养着上游者。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站在金字塔顶端,且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且适合的位置。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点什么。

4

互联网时代,得用户时间者得天下。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们,思考着如何利用新的技术从下游人们的自由时间中获取更多价值。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借助新的技术能让自己的自由时间变得更有价值,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然,认知盈余的最终极价值是公民价值,也就是说最为个人或是企业家,我们能为社会创造多大的价值。

最后以书中的话结尾,如果我们现在可以把自由时间当做一种普遍的社会资产,用于大型的共同创造的项目,而不是一组仅供个人消磨的一连串时间,那这必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双节假期,你的时间有了盈余。 闲暇时间的充裕,让你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可以回家团聚,也能外出旅游。 或许,你还...
    姚望Tony阅读 305评论 0 0
  • 276期,感谢1组成员 【日精进打卡第113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读0遍 共77遍 《六项精进》背0遍 ...
    周晨i阅读 241评论 0 0
  • 老师简介 科学背诵 通过一休战胜大力士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背诵是非常重要的. 记忆原理: 1.理解记忆VS机械记忆....
    0e31086d6d6b阅读 1,187评论 0 2
  • 一个品牌有了一个好产品,大家口口相传,纷纷点赞比心,经过一定的时间,会成为这个品牌的粉丝。 然后该品牌又陆续出了很...
    米兰的小小铁匠阅读 1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