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优美的夏夜诗:究竟是谁?仿陆游而又能胜陆游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夏天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清风徐来,碧波荡漾,蛙虫低鸣,流萤飞舞。如果摆上一杯茶,亦或是一壶酒,再听上一段歌,亦或是一首曲,那真是人生的真谛。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古代的诗人如何描绘这美妙的夜晚。


1.《松寺》  唐  卢延让

山寺取凉当夏夜,

共僧蹲坐石阶前。

两三条电欲为雨,

七八个星犹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

茶香时拨涧中泉。

通宵听论莲华义,

不藉松窗一觉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代诗人卢延让,跟贾岛一样,都是当时的苦吟诗人。这是作者游览庐山时夜宿东林寺所作。一上来,作者就感慨,夏夜纳凉,非山寺不可。跟寺僧一起排排坐,蹲在台阶上看星星。天空划过几条闪电,似乎要下雨了。但天空依然晴朗,还有七八颗星在闪烁。这时身上的汗快干了,不用摇扇了,涧泉煎的茶水香气四溢,引人垂涎。今夜清凉,无意入睡,通宵听禅师讲解佛经。看星星,喝清茶,听佛经,这个夏夜很不错!


2.《夏夜追凉》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白天晚上,暑气难消,令人心情烦躁,无法入睡,只好起来,开门遛弯。明月当空,竹深林密,周遭十分宁静。这时,听到暗处有蛙虫鸣叫。这叫声听起来十分入耳,以至于作者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无风而凉,大概只有心静的人,才能体会地到吧。


3.《夜意》  宋  陆游

幌外灯青见鼠行,

林梢月黑有枭鸣。

只言中夏夜偏短,

万里梦回天未明。

今晚月黑之夜,帘外灯光昏暗,隐约看见老鼠穿行,引来了猫头鹰。都说中夏之夜比较短,可是为什么梦中游遍万里都醒来了,天却还未亮呢。“万里梦回天未明”,这是本诗最出色的一句,很有气势。但是,陆游这首诗,整体上来看,前三句都比较一般,在意境上营造不够,主题也不是很突出。外面老鼠、猫头鹰横行,似乎与梦长夜短不沾边。到了清代,有一位不太出名的诗人,仿写了这首诗。我们来看一看能不能超过陆游的原作。


《怀人》  清  朱镳

何处飞来残笛声?

西窗月落鸟争鸣。

谁言夏夜夜偏短?

万里梦回天未明。    

夏夜听闻笛声和鸟鸣,想起了远方的朋友。谁说夏夜很短呢?我梦中前去相会,万里之遥都回来了,而天还没亮啊。作者连用了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点出了夏夜怀人的起因。第二个疑问以夏夜短为参照物,强调了与朋友远隔万里的思念之情。全诗从用语、构思、意境等方面,都比陆游的原作要好些。朱镳,字竹楼,当时的大文学家,诸如姚鼐、袁枚等人,都对他推崇有加,看来是位高才无疑,可惜没有文集著作传世。


4.《夏夜》  宋  张良臣

恰则黄昏雨便晴,

青塘迤逦尽蛙鸣。

月明已在芭蕉上,

犹有残檐点滴声。

小雨恰好在黄昏时停了。一个“恰”字,表示作者的期盼得到了实现。此时,正好是夏夜纳凉的好天气。池塘碧草环绕,婉转曲折,四周都是蛙鸣声。虽然天气已晴,如水月光,照在芭蕉叶上,但房檐上仍然可以听见残雨“滴答、滴答”的声音。卧看芭蕉明月,静听残雨滴檐,如此安静悠闲的夏夜,是多少人的向往啊!


5.《夏日杂诗》  清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

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

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夜消暑,临水倚栏,枕席寂寞,玉漏催眠。一阵细雨,洗刷了白天的酷热,带来的凉意使人梦醒。清风徐来,莲叶翻动,似乎秋天就要来到了。这首诗最后两句,看似信手拈来,不加雕饰,十分流畅,读罢似有清凉之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18评论 0 15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0,421评论 1 11
  • 陆游诗集(T1) 塔子矶 塔子矶前艇子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苍茫非故国,九歌...
    汉唐雄风阅读 4,315评论 0 7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287评论 1 12
  • 改革开放之前,每个村都有修河的任务,A也在其中,A因为实在厚道,别人不肯干的活,脏活,累活,都是他干。人们纷纷说他...
    Hushering阅读 3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