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理财】ETF系列三:国内ETF产品

19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行情走暖,风靡全球股市的投资利器ETF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大家视野中,ETF凭借其便捷性、高透明度、强流动性、低风险性等成为股民新宠,本文ETF专题系列将从八个方面为还没了解ETF的读者详细解剖ETF。

普通投资者如何理解ETF

国内外ETF发展现状

国内ETF产品

ETF与其他基金的区别

如何选择ETF

为什么ETF更适合普通股民?

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ETF投资

ETF的发展趋势

今天的主题是国内ETF产品

概况

自2004年推出第一只ETF产品以来,国内ETF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巨大的增长。

截至2月14日,Wind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上市科技主题ETF总规模已经达到512亿元,2020年以来规模增长超过77%,2月3日开市以来10个交易日内规模增长更是达到24%(近100亿)。其中,规模居于前两位的科技ETF(515000)与5GETF(515050)经过新一轮增长后均已超百亿,半导体50ETF(512760)紧随在后达到85亿。

目前,科技主题ETF基金总份额已超过360亿份,仅节后开市当天,份额增加即超过8亿,显示市场对科技主题类ETF依然长期看好。除上述已上市ETF外,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还有多只科技主题ETF在近期提起注册申请。

国内ETF产品分类

目前国内ETF产品大致分为五类:商品类ETF、债券ETF、权益类ETF、跨境ETF、货币ETF。


 权益类ETF

1、宽基ETF

2、行业类ETF

3、主题概念类ETF

4、风格策略类ETF

债券ETF

商品类ETF

跨境ETF

货币ETF

哪些ETF值得长期投资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大涨近10%,引领全球市场指数涨幅,而创业板TH(SZ159977)涵盖农业、医药、生物等众多创业板大牛股,成立以来涨幅近20%。

在国内,类似$上证50(SH0000016)$、$沪深300(SH000300)$、$创业板TH(SZ159977)$等宽基指数由于推出时间长,目前规模仍然占有,但是从2019年年开始,国内行业和主题类ETF接连创新推出,品类越来越丰富,规模增长也非常快,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喜爱。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选择覆盖面较广的指数较为合理,这样可以规避单一行业或领域的相关风险。因此,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是适合进行长期投资的指数,他们之间有一定的风格差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沪深300指数是选择沪深两市中市值最高且流动性较好的前300只股票,因此覆盖了沪深两市的龙头企业,如果偏爱稳定的蓝筹股的话可以将沪深300作为投资标的。

对应的指数型产品有华泰博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等,他们的规模都在200亿上下,流动性较好。

中证500则是选择除沪深300成份股以外的市值最高且流动性较好的前500只股票,相对于沪深300有更好的成长性。对应的指数型产品中规模最大的南方中证500ETF流动性较好。

创业板指是根据流通市值和流动性为主要指标按照一定规则编制成的指数,包含了100只创业板个股。相对于沪深300和中证500来说,创业板指的成长性较好,但波动也更大。对应的指数型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易方达创业板ETF流动性较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