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学老师在他的论著中提出了“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其中一种是以“蚂蚁之眼”关注细微。这一种视角的转变,让我们平时处于“远观型”的观课模式向“参与型”转变,让“经验型”走向“实证型”。真正走进课堂,视角下移,专注于学生的学习,从而反思课堂“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但是,进入课堂,我们究竟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反思什么?很多老师依然一头雾水。今天的课堂,我们走进三年级赵老师的课堂——《海底世界》,从两个角度去观察,以一种“蚂蚁”对待泥土一样的专注精神去感受、去聆听。
一.学习指令是否清晰?
“请大家默读课文,从文中找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老师下达了这个指令后,我细致地观察了我身边的小Q和小L。两个人都能执行指令,很快画完,但完成之后,就干坐着,目光看其他同学,也不举手。校对完答案后两个人都找对了,小Q嘴角微微上扬,小L则面无表情,淡定自若。
“请你读读2——6自然段,找出每段的关键句。”
这次我只观察了小Q。他慢慢看下去,第2段划了第一句的前半句,3——5段都划了第一句,第6段还来不及划,就进入了下一个交流的环节。
“现在请四人小组交流你们的答案。”
小Q首先分享了他所划的,但是声音非常轻,我在他身边也只能凑上去才勉强听清楚。组内其他三人都没有进行反馈和评价,小Q分享完后,他们就坐着不动,眼睛互相看看对方的语文书,看到自己没划的就立刻补充上去。协同学习的实效性不大。
所以,如果换一种明确的方式:
“请大家在小组内读一读你所划的内容,如果组员意见不一致,及时提出来,都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其他人给予回应,确定最终答案。”
步骤清晰,要求明确,这样就避免了我说你听,没有互相交流的困扰。
二. 学生的节奏和教师的把控是否合拍?
听完这堂课,我和组内楼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课堂各环节需要在语文书、课堂作业本、学习单之间多次切换。环节的设定应该是围绕着清晰的目标,环节间的过渡,教师的指令应该清晰,眼中有学生,能适时调整节奏,让学生学得扎实。通过观察学生,我们发现,课堂绕来绕去,反而学生的专注力被打散,有些孩子动作和思路都跟不上老师带领的节奏,于是开始思想游离,低效学习。 无论是“登山型”还是“阶梯型”的课堂,看似脚踩西瓜皮的共同体课堂也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传统课堂也罢,这节课要把学生朝那条路上引,教师必须清晰,传达给听众也必须清楚,课堂节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然,就会逃离语文的学科本质,协同学习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可见,共同体的课堂,更考验的是教师如何观察学生的真实学情,及时调整课堂节奏,跟着学生的思维和节奏顺势而为。
课堂观察的量表有千万种,但是,共同体课堂下,我们主要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然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习有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