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小说的书评还真难写。在一本不了解的小说面前,我没有任何的预期和印象,阅读的体验就想是被陌生人拖着走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充满了奇遇和冒险。但是每当我读完一本美妙的小说又忍不住和别人分享,那我就变成了我最不想成为的人——剧透鬼。
怎样能把分享的心情传递出去,又不破坏别人阅读的乐趣,这个尺度还真难把握呢。
小说作者:伍绮诗(Celeste Ng)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伍绮诗如今与家人一起在马塞诸塞州的剑桥生活。
真的免不了说这是一个关于什么什么样的故事。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无知的冒险,那么请读到这里为止,等读完了小说再来看看我写的东东和你阅读的心情是否有共鸣。如果你没那么在乎阅读小说的空白感,那么看看也无妨。当然我不会说出最后的结局,还有一些阅读的乐趣可言。
这本小说如果节选在语文课本里。我想如果有一道题问我反映了什么?我会回答,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种族歧视和对美国女性的压抑和不平等的地位等等......
但这其实不是今天我想说的,这是个关于家庭悲剧的故事。这本小说,抱歉,我没能感动深受。我的原生家庭也好,我现在的家庭也好,都不是这个样子,我是幸运的,但也许有人活在这样的压抑里,也许没有小说中的家庭那样的悲剧,但是或多或少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多一点警醒和自觉还是有好处的。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小说的第一句话,就告知了读者:“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的另一本小说——《可爱的骨头》的开篇:我姓沙蒙,听起来就像“三文鱼”,名叫苏茜。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我被谋害时不过十四岁。七十年代报上刊登的失踪女孩照片, 大部分看起来都和我一个模样: 白种女孩、 灰褐色头发。 在那个年代,各种种族及不同性别的小孩照片,还没有出现在牛奶盒或是每天的邮递广告上;在那个年代,大家还想不到会发生小孩遭到谋杀之类的事情。)
扯的有点远,拉回来
美国一个中产五口之家的第二个孩子莉迪亚,她死了。怎么死的?为什么会死,整个故事就是围绕莉迪亚的死展开。有一点不一样,这个美国家庭有点特别,父亲是出生在美国加州的华裔,母亲是美国南方的小镇姑娘,一起育有3个混血小孩。随着故事的推进,每个人物陆续出场,母亲玛丽琳.李、父亲詹姆斯.李、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家庭的的秘密就此掀开......
“因为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揭示了这个家庭悲剧的根源。
母亲玛丽琳是出生在美国南方小镇的一个单亲家庭,她的母亲是当地高中的家政老师,因为玛丽琳的父亲离开了家,母亲一直给玛丽琳灌输的思想是,好好学习家政课程,将来嫁一个好男人,成为贤妻良母弃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玛丽琳不想成为家庭主妇,她希望与众不同,与那个时代的女性不同,她想成为一名医生。她排斥家政课程,去上了化学和物理的课程,在1930年代,玛丽琳是上那些理科课程中的唯一女生。
父亲詹姆斯是中国移民的后裔,他的父母是美国贵族学校劳埃德的清洁工和厨房帮工,而他是劳埃德的第一位东方学生。为了不被歧视和嘲笑,詹姆斯努力学习,想要拼命融入人群。
后来詹姆斯和玛丽琳在大学相遇了,詹姆斯是玛丽琳的大学老师。玛丽琳想要和别人不一样所以爱上了一个“中国人”,詹姆斯想要融入人群,所以他也乐意娶一位美国女孩。两人各怀期待组成了家庭,但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几个月后两人结婚时,他们达成了一条约定: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停止问问题,向前看,绝不向后看。”
婚后不久,发生了两件出乎意料的事情。玛丽琳怀孕了没能完成大四的课程,詹姆斯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了,也没能成为哈佛大学的讲师。詹姆斯一家搬到了俄亥俄小镇生活,詹姆斯是镇上米德伍德学院的历史老师。
随着孩子的不断出生,玛丽琳的梦想一次次的破灭,成为了一个不甘心的家庭主妇。对生活彻底绝望的玛丽琳抓住了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把一生的期望都寄托在了莉迪亚身上。“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承担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因为玛丽琳一心想要莉迪亚完成自己不能成为医生的梦想,她完全忽略了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而詹姆斯因为害怕失去妻子也把关注的中心投注在莉迪亚身上,一家人的重心像滑轮一样向下滚动一样,全部都压在了莉迪亚身上。
最后莉迪亚到底是怎么死的?算是我这个剧透鬼的一点点善意吧,还是自己去读小说吧。
书封面的宣传语:“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这本小说让我思考了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家庭的幸福。
家庭的幸福源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幸福家庭的天平不应该倾斜于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比如孩子、父亲或母亲,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只有夫妇双方的亲密关系成为家庭的核心,每一位家庭成员才能获得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旧时代的父权社会,父亲是家庭的核心,就有了很多不快乐的母亲和过度关注的孩子,往往一代人的不幸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幸福。书中的故事是将家庭的核心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最终酿成了悲剧。
二是关于自己的幸福。
引用书中的话,进行一点修改。自己的幸福来源于自己,终此一生,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倾注在别人身上。不要指望自己的快乐是依靠别人来给予,或者自己的期望转嫁到他人身上。可悲的恋爱关系是,只有和另一半在一起时才是快乐的,自己没有独立的灵魂,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是幸福的,要变成哪怕是独立个体时也有可以使自己快乐的能力。可悲的亲子关系是,自己的失败转变成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要把自己的不快乐变成了别人的负担和压力。活着就是为自己而活,不要为了别人而活,更不要让别人为你而活。当然幸福和快乐是可以分享和传播的,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共享这生活的美妙,而不是变成令人窒息的压力。
这些道理说起来都很容易,需要时时铭记,落实到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