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个志向——致力于成为一个管理者,那时对管理者的认识很片面,想当然的认为管理者就是下面管着很多人而已,其实不然。
【何为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某个职位上,能够凭借自身知识,为组织作出贡献的人。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管理者有其职位,并且具有一定的知识与贡献意识,其中贡献意识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了贡献意识,才能够为组织产生有效性。
管理者的有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身工作内容,第二:人际关系管理,第三:管理手段。首先自身工作内容需要通过管理者所拥有的技能来实施管理,从而让工作内容变得有效。其次,人际关系管理在于人际关系的维护,然而维护人际关系需要时间与成本,因此管理者就需要为了维护人际关系,动用公司里面的组织结构或者其他可以维护人际关系所用的各种资源。最后管理手段则是管理者所思考的行为方式,也就是:如何去管理,以什么样的理念去管理等。当然这里所说的管理不仅在人的管理,而且还在于事的管理以及自身知识的管理。
我们都知道管理者的价值体现在自身的知识与自身的贡献上,只有通过自身知识贡献给组织,并让组织产生效率之后,管理者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那么对于管理者的贡献,应该如何来思考他对组织所产生的贡献呢?
1:直接成果。管理者通过自身知识与职位所能够产生的直接成果是什么,这个直接成果是否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组织的运作,让组织变得有效。
2:树立价值观。树立人员可以相信或者可以信任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以是对某一个管理者的人格信任,也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应该需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情怀让被管理者所信服或者折服。
3:开发与培养新人。这是管理者所必须做的一个贡献工作,因为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够长存下去。
以上都是有关管理者的片面认识,都是以书籍内容为载体,然后借书籍发挥,但不管以上内容如何,身为管理者,一定要让自己有效,有效才能够产生动力与源泉。【夜读文章】 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