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教师们并非如常人所想的过的很轻松,其中培训是每个教师少不了的事。
估算一下今年的培训时间,四月份,参加奉化市教师高端培训,在华师大一个星期,按计划,9月中旬,明年3月份各还有一个星期的华师大培训。暑假90学时培训,作为讲课教师得准备两个半天的培训内容,还得准备半天的小学数学培训任务,另外,学校“智慧型”教师团队的外出培训是自己负责的工作,总而言之,今年的培训有点忙。
90学时的培训,时间比较集中,做培训的专家、教师以宁波市内的名师、特级教师为主,也包括奉化市内的一线名优教师,从课题、教学理论、中考命题、中考复习、课堂教学、电脑技术等一系列针对教师需要的专题出发,集中培训,从被培训的教师来看,大都有多年的教学经历,许多教师也失去了参加各种带徒活动、名优教师后备班等培训机会,所以,能借此机会,坚持听完全部内容,收获应该是比较大的。
作为培训讲课教师,在为中学数学教师所作的两个讲座《中考数学的复习策略》和《中考数学命题的步骤和方法》,其实是对自己多年初三数学教学和多次参加中考命题的回顾和提炼,对小学数学教师所作的讲座《初中数学核心知识的教学和考查》则给了自己一次了解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区别与联系的机会,对于了解初一新生的数学程度有了更准确的角度。
8月7日—9日,奉化市实验中学“智慧型”教师团队在杭州进行了第二次理论培训。为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启发教师教学智慧,增强骨干教师群体的力量,学校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安排下,就“决胜课堂”这一主题,围绕着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的教学热点,将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培训期间,专门邀请了省功勋教师吴嘉澍、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寿松、省教研室教学评价部主任方张松、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特聘教授郑逸农等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和大学教授作专题讲座。教师们在认真聆听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积极互动,在与专家进行了零距离的切磋交流中,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智慧。培训结束后,教师们认为受益匪浅,并要将理论学习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实验中学城西分校的部分骨干教师也参与了本次培训。
培训感言:
首先,教师培训是需要的。当教师,不用说是刚毕业的新教师,那怕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需要跟上教学的发展步伐。新课程的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改革的触角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同时,由于功利的考试评价机制的制约,不少教师的教学行为被束缚,思想僵化,成为井底之蛙。用老旧的模式教学全新的学生,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最终会被学生反感。所以,无论从理念上、行为上、方法上都要求教师能自觉更新,而最佳的办法就是接受培训,研训一体化、90学时的教师培训时是一种较为实在的方式,能有机会参加教育局的名优教师后备人才培训班,或名师带徒活动,或高端培训班,或特级教师带徒活动则层次会高一些,而学校组织的赴杭州“智慧型”教师团队培训更是反映了学校领导的长远眼光,从内涵发展出发,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其次,教师培训不是万能的。无论培训组织者的愿望是多么良好,培训的效果总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参加培训者是不愿意的,但是为了必需的学分,或者各种任务的安排,不得已而参加,身在曹营心在汉,几乎没有好的收获;有些参加培训者主观上是有愿望的,而且培训的专家、教授等也确实让听众感到说到了心坎上了,可是他们所说的却很难在自己的身边做好,总是有距离感,还有的培训无论从理论还是方法上都是可行的,受培训者也被激发了尝试的愿望,可是一旦回到现实教学环境中,激情慢慢消退,最后不了了之。当然,也有许多教师通过每一次培训,不断的学习、反思、实践,把每一次培训作为成长路上的助推力。想说的是,一个教师的成长最终是考自己的修炼,是努力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培训是其中的一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