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家的抽屉永远少二十元

小时候父母在外工作,然后把她放在农村小学老师姑姑家寄养,在姑姑家就要勤快。

她记得那个夏天,大家都在吃饭,忘记点蚊香,姑父叫她去他们房间抽屉里拿蚊香,她放下饭碗就去,她看到抽屉里有20元钱,但是她拿了蚊香就出来了。没有动那个钱。

第二天,课间的时候,她的姑姑直接进到她的教室,当着她所有同学的面翻她的书包,问她是不是拿了抽屉里的20块钱?说她姑父要去买农药给作物撒药,发现钱不见了……

她当时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在同学的围观下她又委屈又无助,姑姑没有找到,但是继续说让她尽早把钱交出来!上课了,她怀着难受和说不清楚的情绪坐在同学们当中,她感觉他们的眼睛都在她的身上……

课间的时候,她的班主任问她,是不是她拿的?她说她看见了,但是没有拿!在老师的镜片下,她看到了怀疑和同情和关切不断切换交织的神情!放学回去,她不敢和同学一起走,他们也不想和她一起走,她在他们后面听到了他们的议论,说她竟然偷钱……

她走的很慢,因为她害怕,如果不拿出钱,也不能证明不是自己拿的,那么她一定会挨打。

磨磨蹭蹭,那条路还是走到头,回到姑姑家她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办,姑父在做菜,姑姑在烧火,姑父笑着对她说:“你是不是把钱放到蚊香盒里了?我在蚊香盒里找到的,害我们半天没找到!”她内心既觉得舒了一口气,但是又觉得冤枉,毕竟啥也没做……

但是,他们在她教室同学面前翻她包的事,当做无事发生,她也在那个年纪背上了小偷的恶名……

在姑姑家住的那段时间,她一直期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因为住在别人家实在是太难了,想和别人一起倾吐那段让人难过的时光,但是却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斤斤计较的人,或者根本不想听……

她在姑姑家住了7-8年,对“寄人篱下”这四个字感触太深了,因为他们的打压和PUA,她总是在认识一个人和了解一件事,总是以最坏的恶意去开始思考,虽然这个过程让她很难去自然的爱别人,也觉得自己很拧巴……

当她和姑姑闹别扭(还在姑姑家的时候),姑姑就对别人说她是白眼狼,说她以后当大官有钱人也不会求她,然后姑姑家的婆婆还说她以后:撒尿都会不朝她家那个方向,咋会去帮他们?

她觉得她一下有讨好人格一下有躁郁症,但是感觉长大之后,意识到自己行为有问题,然后就觉得自己很拧巴,就是一下不敢得罪别人,一下又伤害自己亲近的人……

有人觉得她就应该,现在旧事重提的把这件事说出来,凭什么他们就可以觉得无所谓,而自己却要为小时候的倾盆大雨背负一辈子的潮湿,斤斤计较又怎么了?生来为人为什么要在乎外人对自己的那么多看法,做到自己开心才重要!

也有人说不能因为事情小,想起提起就是斤斤计较,当时她也只是一个孩子,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人生观、价值观在塑造的时候。

大人没资格论断事情的价值,最有资格的她,即使成年了,也不用因为是小事过了很多年的原因,来为此开脱让自己变得敏感,事情发生过就是有痕迹,只不过都要小小的她承受。抱抱当时小小的她,成为大人的旅途些许辛苦,但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但是啊,对于女孩子,所谓的反转就是长大后能自己生活……

最大的反转,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保证最基本的而已。

但是,远离,和自我疗愈不也是一个值得憧憬的事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