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寿宁斜滩防卫矛盾器材的文史

一顶类似斗笠状的藤牌和与之相配套的、攻击用的长矛刀。就是那时寿宁家家户户的防卫工具,古时老百姓称使用藤牌大刀的兵种为藤牌军。战场上,藤牌军进攻时,个个顶着藤牌匍匐前进,好像可移动的一堵挡墙;敌人来袭时,则可将藤牌朝外,围成一个圆圈,可挡住外敌正面射来的箭矢或刺来的刀枪。每当敌军射箭耗尽之时,藤牌军便一跃而起呼啸出击,变守为攻。

据《明史·兵志》记载,“明朝嘉庆年间,戚继光带兵抗倭,使用藤牌军屡战屡胜。”明代以来,闽东山乡中持藤牌习武者众多,民间出现不少武艺高手,他们担负着守卫家乡的重任。

寿宁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八至四十一年间(即1559-1562年),寿宁境内外屡有山寇作乱、海寇进犯、倭寇侵扰,外患不断,百姓损失惨重。这个时期,由于水陆交通航道便捷,古镇斜滩发展成为闽东北经济商贸中心之一。到了万历十九年(1591年),时任寿宁县令的江西建昌人戴镗体察实情,上书朝廷,获准在寿宁南部的斜滩境内险要处设置车岭关、绝险关、铁关,号称“三关”(清初增设“平氛关”),连同院洋隘,又称“四隘”,每道关隘墙门上均题刻关名石碑(匾)。

那时候,在斜滩的茶行商号和富豪人家也纷纷雇佣保镖包运货物、看管商铺和守卫庭院,其中不乏有藤牌兵丁。地方史料查证,1656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曾率部在宁德一带抗清复明,为壮大军力,招募了大批来自边区传习藤牌的游兵散勇,加以训练之后,在与清兵作战中,藤牌军发挥了克敌制胜的主力军作用。

后来,郑成功移师北上,而那些不愿北移的周边士兵就分散回家。其中,一部分人乘船逆流而上,来到寿宁重镇斜滩,他们见这里山清水秀、繁荣富庶,便愿意留下弃甲归田、休养生息,或被雇佣为富贵人家长年看宅护院,度过一生。

▍内容来源:明史·兵志地方县志等宁德城市资讯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67评论 0 15
  • 常记那晚夜幕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扰你一宿 误入莲花深处 知否 知否 余生请多关注
    安静的复苏918阅读 1,534评论 0 1
  • 词穷了。 又不知道写什么。 本来想写刚刚结束的百日跑的,但发现似乎也没什么要写的,下个一百天继续坚持。 想放弃了!...
    142DM857阅读 936评论 0 0
  • 人生一世,就像一片羽毛随风飘荡,落到什么地方,那就是你的栖息之地。 幸福就像是飘渺的羽毛,当你握住它时,好轻,轻的...
    辣妈赵十八阅读 6,689评论 7 8
  • 说起火车晚点,我想做过火车的人可能会遇到过。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火车晚点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如果你不知道中国的人...
    酸酸甜甜的彩虹糖阅读 3,84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