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优秀的学习设计
期望——在最佳学习设计中体现了:
- 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期望;
- 将学习目标通过具体明确的有意义的学业表现体现出来;
- 围绕实际问题/论题/设问开展教学;
- 展示达到预期目标的示范或者实例。
教学——在最佳学习设计中体现了:- 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辅导者,去支持和引导学习者的学习探究;
- 提供针对性教学和相关资源以供学生达到预期表现;
- 教科书只是众多学习资源之一(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资源不是教学大纲);
- 教师通过解决核心问题和展示适合知识技能应用的真实案例,来揭示重要的思想和过程。
学习活动——在最佳学习设计中体现了:- 各种活动和方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 提供多种任务和方法,并且学生可以 自由选择(例如,即可团队合作又可单独作业);
-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积累经验从而弄懂复杂的学习内容;
- 以“示范——尝试——反思——调整”的循环模式来开展学习。
评估——在最佳学习设计中体现了:- 明确表现的目标或标准;
- 对原有知识、技能水平和错误进行诊断性评估;
- 学生通过实际应用(也就是说,真实应用知识和技能、实物产品、目标观众)证明自己已经真正理解;
- 评估办法符合最终目标;
- 提供持续、及时和描述性反馈;
- 学习者可以尝试、纠错、反思和改正;
- 鼓励自我评估。
顺序性和连贯性——在最佳学习设计中体现了:- 以一个引子开始,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解决真实问题;
- 反复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地学习,不断加大难度;
- 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学习内容并提供指导;
- 按需教学,不要急于开始就把所有“基础内容讲完;
- 反思之前的想法——让学习者自己对以前的想法和作业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
- 可变通(例如,及时满足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内容来达到目标)
如何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图式?就像“Grow”模型一样好用。
ET LAS:expect teaching learning assessment system
期望-教学-学习-评估-连贯
期望:明确目标、核心问题、展示实例。Goal Problem Instance
教学:支持引导探究,提供资源、不止课本、通过解决核心问题揭示思考框架。Support Source Frame
学习:主动性、差异性、多样性、可选择、积累性、“示范——尝试——反思——调整”
评估:标准、诊断、证明理解、持续、及时、描述性、可尝试纠错反思改正。自我评估。
系统:引子、分总、总分、增大难度、增加内容、按需教学、反思并修正、可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