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丧的积极意义(小学问听后感)

丧对个人和社会的心智发育必不可少。

丧作为用来形容青春期特有的迷茫和无助的感觉,为什么它不出现在孩童期,中老年,而出现在青春期?

这就要先找到丧的反面,那就是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孩童期就算是调皮,我们也不会挑战既定的社会价值观,逐渐长大后,我们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精神上的呕吐期把原来不加思索接受的价值观,都当成可疑的东西进行排斥,从而表现出迷茫无助的状态。

那么丧为什么是近几年才流行呢?丧的本质是避免社会价值观的僵化和保守,而古代社会推崇封闭保守,因为开放性高,可能面临的外来入侵和疾病就多,反之群体的安全性就高。因此,传统社会必须主动压缩开放性。反观现代社会,有能力应对风险,丧的现象才会如此普遍,年轻人就是要丧一阵子,才能找到方向,社会整体的开放性灵活性才更强。

谈到社会封闭性时,提到了一个概念很重要叫做——公正世界信念。抱持这种信念的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信念有它的优点,就是对于遭受重大变故的人,可以让他们远离焦虑抑郁和痛苦。但缺点更大,它会让人更冷血,它会让人为了验证世界是公正的,更倾向于谴责受害者而不是施暴者,例如,这种人会对受到骚扰的女性进行荡妇羞辱,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观点。这种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对认知闭合性的需要,即,给问题找明确的答案,啥都行,相对混乱和不确定,有答案比没答案好,因此,他们看到有人受伤害,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受伤害,就很不确定,如果找出一个答案:别人是因为自己活该,那么不安全感就大大降低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这种自欺欺人的确定性越来越难获得,后现代社会的核心就是不确定性,互联网热点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一个事件爆出来,围绕着它的的是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不同角度的观察和评价,认知闭合越来越难。

对于开放性更高的年轻人,探索真相的过程中难免要打破公正世界的假设,失去原有的秩序感,丧的体验就产生了。

因此,丧虽然表面上是一种负能量,但它是我们对抗认知闭合,保持开放性的重要动力。对个人来说,青春期的迷茫是心理发育的必然阶段;对社会来说,每代人都必须经历价值观的重建,社会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价值观,维持社会的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平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七岁的单车 说实话电影开始的太快,我都没看到是那个电影公司出品的,一上来就听到了台词!我还在等着像乐视影视,万达...
    Jcomey阅读 2,425评论 0 2
  • 我出生在这片黄土地上,这里民风淳朴,空气怡人。可我的思想始终没能和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的其他人同步,或许我骨子里比较倔...
    孤帆子阅读 4,198评论 4 9
  • 故事里的人 文/邹航 风暴退却后,她睡在蔚蓝色的海域 久久不愿离开 我知道,你有一双洁白的翅膀 里面寄宿着 爱与高...
    邹航阅读 79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