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最喜欢自斟自饮,其实是喜欢不被打扰,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自己,喜欢那个独处的空间与时间,可以好好地看看自己,可以想些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看着喜欢的茶具,握着有光滑或粗糙肌理的杯子,喝着有淡淡清香的茶汤,一股暖流由胃到达四肢百骸,神仙般满足,若能感悟出一些什么人生真谛让你走出一些困扰和迷茫,那正如黄庭坚《品令.茶词》中所说: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茶之道,首在于水,古人中就不乏鉴水高手,茶圣陆羽说烹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传说他能辨别岸边之水和河心之水。当年湖州剌史于扬州巧遇陆羽,特派手下取南零水来烹茶,南零水位于今江苏金山长江中心,需在子、午两个时辰内,用长绳吊着铜瓶深入水下取出。取来水后,陆羽暗自察看,便用勺舀去上半桶水后说下半桶才是南零水。部下大惊失色,连忙地伏地认错,因为颠簸而把水撒了一半,故用岸边之水注满以充数。
话说王安石也是辨水高手,传说他托苏东坡带一些长江巫峡中的水回来饮茶治痰炎之症,黄州至眉州,一水之地,西陵峡为上峡,巫峡为中峡,归峡为下峡。东坡归途,乘着水势,一泻千里,吟诗作赋,待到想起取水,已至下峡,若要回去,逆水行舟,费时费力,旁人相劝,三峡相连,昼夜不断,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东坡不敢造次,遂寻当地老者,也是如此应答。于是叫水手将下峡水满满的汲了一瓮,献于荆公,待烹茶完毕荆公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道:巫峡。荆公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老太师何以辦之?荆公道: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知老夫乃中肮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由此可知,喝茶得味与否,水至为重要,好水可增茶香色味,我们平时喝的都是经漂白过滤的自来水。前几日妹妹给我送来一箱正宗斐济水,是妹夫出差斐济,知我喜欢喝茶,不远万里给我背回的好水,这喝的不是水是情谊。斐济位于南太平洋,是属于世界上最东也是最西的国家,听说这水奥巴马喜欢喝,也是美国明星潮人的心头好,这水来自百万年前的地下,直接通过密闭管道分装,号称每一滴都是绿色的,没有受到21世纪空气的污染。如此珍贵的水,我得仔细烹煮,细细品味。为方便观察欣赏,挑了把玻璃提梁壶,置于陶炉之上,水将开未开之时,有水泡如鱼籽汇聚附于壶底,为蟹目开,此为一沸;继而厌厌有声如鱼目,此为二沸;再则腾波鼓浪似龙目,此为三沸。再继如泉涌动为莲花开,少时听袁阔成评书有对喝茶的描述以为雅事,甚为向往。一般三沸以上认为汤水已老,但自来水一般都要沸腾三分钟以上才能尽量减少其中的有害物质。今天不用了,水开即关火,茶叶放入杯底,水先沿壁淋上一周再直倾冲入,中正冲和,茶叶纷纷升起,袅袅娜娜,又慢慢下沉,香味溢开,直扑鼻翼,继而满室弥香,喝一口,甘甜润泽,水滑而清,味醇悠远,可谓色正宜,味正甘,香正冽。
我有一杯茶,足以慰风尘,什么都不用说,喝茶就好!
感慨古圣贤虽有异于常人博记强识超能力,但他们没能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地球俨然成了一个村落,我等泛泛之辈亦能品尝万里之外,百万年之前的净水,岂非幸事?正所谓千古岁月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