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女成家 亲人离去
在父母亲的养育下,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一个个由无知的孩童长大成人,男婚女嫁,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甜美的生活,并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平台上,努力奉献着各自的聪明才智
1968年大姐雨应出嫁时,我和二姐忠应第一次穿上了花布衣服,第一次管饱吃了一回杏,第一次看到家中如此的热闹场景。1976年小妹志应上了小学,哥哥和二姐分别在生产队和基建队劳动挣上了公分,家中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地好过起来。
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中小学当上了民办老师,热心的哥哥拿出自己仅有的17元钱,在义合镇买了当时最流行的蓝涤卡面料给我做成衣服。我兴高采烈地穿着这件衣服走上本村中小学教师讲台,参加了冬季的高考并来到西安,这件衣服伴随我走过一年四季,整整3年未曾离开过我。
1977年,我在高考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手捧着西安财贸学校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全家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母亲喜上眉梢高兴地说:“咱家也有了出门人了,你们可以给守应写信好知道城里的情况。”然而,在高兴的同时,父母又为上学的学费、路费和被褥发了愁,当时高庙村(距离我家5里路)慈祥的老姨(是奶奶的亲妹妹)送来了棉网套,大姐送来了20元,又拿着父母亲从生活中拮据来的一点钱,迈进了西安财贸学校的大门。两年后,我顺利地完成学业,被分配到地处西安市东大街的人民银行工作,从此成了家中唯一吃国库粮的人。
我们都长大后,家中喜事连连。哥哥到了谈婚娶媳之时,给上门来提亲说媒的亲朋,家中穷得连一顿麦子面条都管不起,彩礼钱更不知从何而来。好在哥哥人品好,嫂子也不嫌弃,东拼西凑终于娶回了嫂子,完成了哥哥终身大事。
二姐忠应相继出嫁,我也在城里结了婚,弟弟富应在西安打工能养活自己。随着农村土地包干到户政策逐步落实,家中的日子进行了飞跃性的转变。弟弟利应和富应相继娶了媳妇,小妹志应也来到杨凌姨姨家,在西北农业大学图片社做了临时工并后来结婚成家。应该说父母亲的幸福日子到来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母亲在人生的征途中,遭到了一个个预想不到的灾难和不测,给她精神上带来沉重的压力。哥哥得了难以治好的胃病,医治无效,英年早逝。嫂子克服困难,离村改嫁,谁知家中在4年时间里相继3位亲人不幸离开人世。母亲昼夜难眠,以泪洗面。
好在长孙喜芳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从此抚养教育孙子的忙碌弥补了父母亲痛失子孙的阴影。后来由于父亲的胃病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加之生活艰辛,在未完成给小儿子富应修好窑洞的愿望下,于1997年6月离开了人世。时至今日,父亲已远去我们整整20年了。
回首母亲的人生历程,我难以忘怀父母的养育之恩,深深地感悟到母爱的神圣和伟大。父母亲艰难辛苦地养育了我们,把爱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母亲是天,母亲是家,母亲在家在,母亲对我们无私的付出,历历在目,永驻心间。
四、峥嵘岁月,铸就美德
母亲在抚养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尽管经历了许多艰难,但日子总得一天一天地过下去。我们兄弟姐妹成家后,母亲更是忙了,看了里孙子关心外孙子,指导子女如何喂养孩子,伤风感冒拉肚子又如何用家传祖方治疗等等,她奔波在儿女们家中,哪家需要就到哪家。母亲是播种机,母亲是救护员,母亲更是儿女家中的调和器和加油机。
母亲一生坚守教育为本,崇尚文化理念。母亲出生于土地革命改革时期,在黄河边上长大,由于家境贫寒,未曾读过书,60年代初期,母亲参加了村里扫盲教育活动,认识了许多字,在我们上学的过程中,母亲又断断续续学了一些。
她教育我们向村里优秀的人员学习,向工作的亲戚们学习,还要求在学校好好读书。在日常生活中,常讲一些家风好、家庭好的典范,要求我们向他们学习。
记得我初中毕业时,校长来家访,父母亲高兴的把家中当时仅有的半升麦面拿出来招待校长。母亲与我们相处时经常会谦虚地说自己不识字没有文化,但母亲的言行和品德就是文化,她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她的文化理念影响下,她的孙子、重孙子辈中,目前有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学历的15人,形成了崇尚文化的良好家风。
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孝心且懂得感恩的人。 奶奶去逝后的几十年里,她经常会提起奶奶的轶事,忆外婆的趣事,讲邻里和前辈的往事。每逢年节,她总是念念不忘祭奠祖先,要儿子上坟烧纸祭祀,追思怀念。
同时,对家族中的年长者,她能经常看望,给予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每遇见不幸或比自己更贫穷的人,总是竭尽所能的给予帮助和救济。
母亲也懂得感恩,对在养育我们成长和婚娶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她总是嘱咐我们:“一定要记住帮助过我们的人,要做好人善人有爱心的人”。
母亲为人正直,宽厚待人,深得邻里亲戚们的信任。母亲一直遵循以事实为依据,没有事实就不轻意发表意见,坚持自己未曾听到的或看到的就不议论或到处传说。她无论原来在农业社集体打场,还是在邻里之间交往中,说话中肯正直,如遇到一些说长道短的事,她便会保持沉默。
村里相邻叔伯家有事,就请母亲照看鸡呀、羊呀和家里的东西,儿女和亲戚邻居送给她东西吃,明知自己家没有或很少,还言称自己有许多。
我问过母亲,你家里没有,为什么还说有?母亲总是说:“你们也是辛苦挣来的,需要吃好吃饱,我老了简单点就行”。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好了别人,苦了自己,她教育我们要独立自强,用心生活。
母亲是一位与时俱进,热爱生活的人。年逾80旬的母亲在随我们居住的时间里,学会了用手机打电话。为了记住儿女及孙子辈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让我们写成很大的字,不厌其烦地翻来覆去记着,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能熟练地与子女们用电话交流。在子孙们跟前,她为了一个事或一句话,总是笑容满面,想尽办法问这问那,直到听懂记住才肯罢休。母亲这种不危年龄不断学习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母亲的腿痛病已有20多年,为了克服膝盖过早地衰退,母亲除用传统的艾熏,拨罐,大盐热敷外,还在小南门城墙健身区,从同龄人处学习了许多健身营养法。我们在她身上,学到了许多保健知识和食品营养常识。
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强,不断与疾病顽强抗争的老人。医院的检查结果确定母亲是食道肿瘤晚期,我们深感十分震惊和悲伤。虽然,未直接告诉母亲实际病情,但从母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非常清楚自已的病是一种赖病。
她能坚持不断地与病魔顽强地抗衡,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而母亲从未大哭过,更没有怨天尤人过。许多亲戚和邻里都很关心她的病情,母亲忍受着痛苦与前来探望的亲戚邻里拉家常,始终把自己病痛的事抛到脑后。
看到母亲如此的坚强,我们也在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让母亲延长其生命。
现在母亲虽然走了,但她的音容,她的言行,她的优秀品德,却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亲爱的妈妈,愿您在天堂的极乐世界里与父亲一起生活好!
女儿:守应
写于 二0一七年农历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