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则?尤其对孩子,并不是一声令下,也不是说一不二。
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交,最起码的是尊重!
可是往往有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有的父母会过分照顾孩子,前几天有朋友生病了,要住院手术,做为母亲,她有种种的担心:我住院手术,谁给你做饭呀?谁送你上学呀?谁帮你辅导作业呀?……孩子却若无其事对我说了句:放心吧,没事的,你这不过是个小手术而已……
现在反省自己平时的做法,那天女儿手上划破了,虽然只是出了一点血,孩子就是希望被关心,自己没有给予太多关心,总感觉自己就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很多时候也会夸张,手划破了,出一点点血,自己也要使劲往外挤,就是想让别人关心自己,夸自己坚强……
后来下楼去玩,到了卫生室,
女儿就说:给我买个创可贴吧;不用买,现在也不流血了,再说了,就算流血,创可贴也止不住……;
妈妈我手疼,给我买一个吧;不买,不用买了;
又说:妈妈,给我买一个创可贴。
说来说去,我给医生说了句:我孩子拿个创可贴吧,医生一看,说:这个不要用创可贴了,要不明天被创可贴包裹的就不好了……
自己其实也知道是这样的,一开始就说不买了,孩子一直说,一直要求,就答应了,就是想着,她们就是想玩呢,玩玩就扔了,可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反映出原则问题!
这是不是过分照顾、过分顺应呢!
曾经有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次名为“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15所高中的1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的12201名学生。美国学生最尊敬的人物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日本学生最尊敬的人排第一的也父亲,第二是母亲,第三是坂本龙马(倒幕维新志士)。中国学生没有一人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前10名。埃菲社从北京发了这样一条电讯:“不少中国的父母自以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家,但是他们却无法阻止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最近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这些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成功。在中国,不少父母力图通过他们的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他们望子成龙,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过所有的同学,成为佼佼者。然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超出孩子的能力,以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