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千秋胸有成竹地微笑:“殿下大可放心,计划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越王不动声色地呼出一口气道:“正是因为计划环环相扣,我才更担心其中会出差错。一招不慎,只怕满盘皆输。”楚千秋直直地看着神色凝重的越王,刚想要说些什么,越王却接着道:“不过有你和子虔一同去执行,我自然还是放心的。千秋,你孤身在外,情况有什么变动千万不要逞能,一定及时给金陵来信,我随时派人去救。”
楚千秋闻言笑一笑,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答了一声:“好。”
楚千秋一人坐在车中,听着车外前来送行的官员打着的官腔。方子虔是正使,这些虚文自然是由他来应付的。楚千秋倒也挺满意,她本来好静又寡言,对于这样热闹的场面自然没有什么兴趣。方子虔在车外应付得如鱼得水,楚千秋便正好偷个空闲,坐在车里假寐。半晌,楚千秋恍惚之间听到云谷在车外提醒道:“大人,队伍就要出发,殿下和叶先生已经到了。”楚千秋应了一声,掀开车帘下了车。
现在正是上午,阳光十分明媚。在楚千秋走出车厢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一瞬间,原本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不少。楚千秋站到越王身边,行了该行的礼仪,接受大臣们的送别。方子虔此时终于摆脱了烦人的表面辞令,走到叶雪岚身旁。阳光太强烈,楚千秋觉得有些晃眼。方子虔笑得十分温柔,叶雪岚眼中却满溢着担心。方子虔上前一步牢牢握着叶雪岚的手,说了几句话,叶雪岚眼眶有些红,只是不住地点头。
越王在楚千秋身后说:“你该向雪岚学一学。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谁敢接近你呢。”楚千秋见方子虔已经和叶雪岚告别完毕,自己便转身向马车走去。转身的一刹那她顺口回道:“有你们便够了。”
几天之后便是郑王五十整寿,届时各国都会遣使道贺。楚千秋在郑国的寿宴上倒是不打算干什么。寿宴结束之后七国一行人会借道豫国返回金陵,那个时候好戏才真正开始。
郑国地处齐国北部,在河水与江水之间占据了广阔的肥沃土地。郑国农业发达,粮食充足,素有“天下粮仓”之称。郑国最精锐的部队称作玄甲兵,全部由八尺大汉组成。每一个士兵经过严苛的训练,能背负着重达百斤的玄色重甲在战场上奔跑。一般的兵器对重甲根本无可奈何,即使是重弩也仅仅能刚刚穿透玄甲兵的铠甲而已,因此这支部队通常用来对抗骑兵。
而郑国北方,河水以北的魏国长年以来与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关系密切,因此他们有一支名震天下的精锐骑兵。魏国国君并没有给自己的精锐特别的名字,但他国士兵们震慑于这支军队的速度与战力,都将其称为“踏风”。踏风行军迅速,悄无声息,向来神出鬼没。每当游牧民族骑兵入侵,魏国也总是同样以骑兵反击。踏风成军几十年来鲜有败绩,据说行军之时向来是人衔枚马缚口,以保证行踪的诡秘。但即使是这样,踏风等闲也能日夜行军百里,正好克制玄甲兵笨重的缺点。
魏国的骑兵和郑国的玄甲兵犹如矛与盾,但谁都没见过两支军队真正交战时的样子。若干年前或许曾经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但秦无涯领着楚千秋周旋于两国之间,只消半天便让双方各自撤军。楚千秋不自觉地勾了勾嘴角:当年被秦无涯逼退的双方军队,此番会在她手下展开一场真正的大战。矛与盾孰优孰劣,很快就得见分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