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一)学习态度之多闻存疑

前言

十几年前,读南怀瑾老师《论语别裁》给我不少起迪,并予以心灵的振撼。当时就想写点什么和大家分享。但作为纯种工科男,学识浅薄,文字笨拙,实在难以行文。但今日又读杨伯峻老师的《论语译注》多有感悟,想起目前从事义工及管理工作,工作上碰到的很多问题,往往在读《论语》时都能找到答案。看来《论语》同我实在有缘,可能于别人也会有益吧?经再三自我激励,最终决定写点东西和大家分享。

一、孔夫子提倡的学习态度之多闻存疑

原文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解:

首先学习要多闻多见,也就是多听多看。第二要阙疑阙殆。这里的阙按现在的习惯应该是“缺”字,但解读后的意思是“存”。怎么会是“存”呢?我的理解是:阙(缺)字浅层面上是“没有”的意思,深层面是“应该有却没有”的意思,但更微妙的是心里“知道没有”,从而保留保持警觉,引申为“存”。所以“阙疑”是心里保留怀疑,“阙殆”是保持对潜在危险的警惕。

释:

多听存疑,对不了解的人和事,话不要说满,就少有过失。多看同时保持对潜在危险的警惕,做不熟悉的事情时要额外小心,这样就少有后悔。

评:

孔夫子作儒家的代表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与佛家特别是唐代以后佛门为居士提供的一般学习方法对比大有不同。佛家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宗教,宗教修学排第一位的是信仰。站在信仰角度有时候甚至反对多闻存疑。但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多闻比较稳妥,一般不会学错学歪;但难以入道,关键时于心源处无法体悟。由信而入,若遇明师直接了当,一把拈得;但如果善根不厚,也有入魔成邪甚至被人奴使的可能。所以在选择学习方法时,还是要因人而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19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
    书香联盟阅读 654评论 0 0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68评论 1 16
  • 下班后,我赶往五道口地铁站,老远就看到在旁边的斜坡通道缓慢前行的人群,我也就顺势走上了这个通道;但走了四分之一,我...
    腐柳阅读 335评论 0 0
  • 结婚四年,因各种问题,几乎没有在娘家过过夜。端午节两天假期,小姑带公婆还有糖宝去湖南旅游,于是,跟刘先生俩人放假直...
    Sunny的人生笔记阅读 422评论 0 0
  • 李艳阳4月22日感恩奇迹分享日记: 1,感恩宇宙的安排,和多年未见的同学聚会,一次愉快的聚会! 2,感恩奇迹30课...
    自性姐姐阅读 2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