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你真的说清楚了吗

最近在写《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反反复复修改了几次之后,竟然直到今天才发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概念的解释。关于核心习惯的介绍,我又整整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琢磨原文,才最终改好。

很奇怪,对于概念的解释,这原本在最初就应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会延迟到今天呢?原因是我一直都没发现原来我没把这个概念说清楚。这刚好应了今天晨读材料中所提到的沟通要义第一点:把话说清楚。

萧伯纳说,沟通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以为已经沟通了。但是我们究竟有没有把话说清楚,还是得以对方的反馈为基准,一切的“我以为”都不算数。

但是我们有多少人在沟通和写作时,忽略了对方是否真的理解我们所表达的内容呢?我们到底是在沟通还是在自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与人沟通时,“话没说清楚”往往有两个结果:完全没听懂和曲解原意。

001 完全没听懂,如鸡同鸭讲。

两个聋子对话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讲的是一个聋子拿着鱼竿去钓鱼,碰到另一个聋子,他大声问拿着钓鱼竿的聋子:“你钓鱼去啊?”拿鱼竿的聋子回话:“不是,我钓鱼去!”问话的聋子又回答:“哦,我以为你去钓鱼呢!”

这种对话就是鸡同鸭讲,两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怎么交流也说不到一块去。

002 听懂一半,牛头不对马嘴

作为娱乐圈的热搜女王的郑爽,每次上热搜几乎都是因为“一时口快、口不择言、言不由衷”,但是她的语文水平也真是令人担忧。前段时间爆出她的小号写的那一连串让人不知所谓的句子,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透。而她自己在真人秀里与父亲的对话更是让人听了云里雾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所云。连她的粉丝都经常搞不懂她到底要表达什么。

与人交流最忌讳的就是“我以为你听明白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直接问对方“我说明白了吗”,而不是问“你听懂了吗”。

2

写文章若是没把话说清楚,就会出现自嗨的情况。这就如同我今天下午修改的稿子,自以为写得通俗易懂,其实读者对你所想表达的观点并不清楚,甚至还会出现理解偏差。

我们之所以会自嗨,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思考,而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把自己的想法以自以为“说清楚”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事实上,读者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意思。

那么怎么解决自嗨问题呢?

001 “小白式”解答

当遇到专业名词时,最好用通俗易懂的句子解释,把对方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而你的职责就是向这个小白解释清楚。

比如遇到“机会成本”这个名词,你若是照着书本的注释来解释:机会成本是指因为做了一个选择而牺牲其他选择所付出的最大成本。那么,如果对方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那就很难理解。但是你换成这种表达:假如你有三个就业选择:月收入30000的自主创业、月薪4000的公务员和月薪5000的销售员。如果你选择了创业,那你的机会成本就是5000,选择公务员和销售员的机会是30000,这样举例,对方就容易理解多了。

002 向读者寻求反馈

文章是给读者看的,再怎么自己琢磨也不如直接向读者寻求反馈来得准确一些。在定稿之前,我们可以把文章给身边的朋友阅读,让他们提出意见。同时多向几个朋友寻求反馈,然后再统一整理,再对稿子作出修改,我们就能发现许多我们一直忽略的问题。

无论是日常交流沟通还是撰写文章,我们都是为别人“服务”的,假如不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那就是自言自语。我们经常去学习一些技巧怎么让别人听我们的,怎么才能更好地说服他人,但若是连最基本的意思都没有表达清楚,掌握再多的技巧也无用武之地呀。写文章亦是如此,如果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能看懂,那么这个文章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本打算在“梦回沙漠”系列里最后才写最珍贵的内容,现在写吧。 老廖是新疆人,参加万人千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活动,...
    9444e0643fbd阅读 244评论 4 4
  • 一条船,一双手,劳作一天,换来全家人的生活,这种简单的作业方式被称作“讨小海”,得来的海获,就是“小海鲜”一部《小...
    蓝雨亦非阅读 1,414评论 0 0
  • 文/Owen要写字 如果你记性好,应该还记得那几篇关于应届生该不该去创业公司的文章。有些说创业公司满满的机会,有些...
    刺桐小孩阅读 1,159评论 1 10
  • 又做噩梦了 昨晚的梦真的又让人害怕又让人难过 我梦到奶奶生病了 变成了渐冻人 我在她住的那间房间里守着 有长长的窗...
    翮笙阅读 297评论 0 0
  • 没上过大学,对大学教育充满好奇,什么形式上课,老师怎么讲什么方式,学生怎么听,上课都是什么样的状态 ...
    八戒_3f1b阅读 1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