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习惯性地点开手机微信,看到好友子雨给我发的消息,是几张聊天记录的截图。浏览了一下,原来是子雨正在发展的潜在恋爱对象给自己朋友发消息,不小心竟然发到子雨手机上了。因为手滑,把本该发给这个人的消息错发给另外一个人,可能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如果是无关痛痒的文字还好,但要是一些私密的内容,尤其还是涉及到错误接收到信息这个人的敏感内容,那就麻烦了。很不幸,子雨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姑且把和子雨正在接触的这个男士称为A先生吧。A先生当时可能很有倾诉的欲望,所以连续不断地发送了好几条信息给朋友。根据子雨给我的截图,可以这样概括他的话:“我和她还是可以聊得起来的,但是我心里有几个梗过不去……我不喜欢她低着头神情严肃听我说话的样子。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具体还有哪几个“梗”,A先生没有继续说下去,反正让他心生不快的决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严肃倾听的表情。最后一句话是:“我已经努力在尝试了”……虽然自始至终没有说这个“她”是谁,但子雨本能地想到就是自己。后来追问,A先生最初有些含糊其辞,但最终还是没有否认。子雨干脆而大度地对他说,今天这样说开了也好,就不用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A先生也没有坚持,毕竟,努力尝试是很累的事情。然后两个人絮叨了几句,就在一种和平友好而又万分尴尬的氛围中结束了谈话。当然,自此也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说实话,这个结果让我比较震惊。在这之前,子雨和A先生已经处于互相了解得比较深入,关系发展稳定的状态,其实就差一个表白而已。而且根据子雨的反馈,男方平时的言行明显表现出对她的倾慕,种种迹象显示,这段关系中的主动权基本都在子雨这一方。我甚至不止一次对子雨说:设想一下,他给你表白了,你要不要马上接受,诸如此类的话。然而,这一番聊天记录显示完全不是那回事儿。子雨和我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人家只是在“努力尝试”。
子雨后来在微信中给我发了一句话:“结束了呗,人家没看上我。”自嘲中带着苦涩。我知道,对她最大的打击不是因为没能和A先生这个人在一起,而是她的自尊,她在这之前建立起来的那种“我掌控全局”的自信心。
子雨今年32岁,皮肤白皙,瘦削高挑,头脑聪明,说话犀利,带点御姐范儿。著名外企的HR,有车有房,日子无忧,只差另一半没有着落。子雨和前男友的个性都很要强,平时摩擦不断,终于在一次毁灭性的吵闹后彻底分开。
默默疗伤了一段时间后,子雨振作起来,重新开始寻找爱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毕竟年龄在那摆着。然后经人介绍认识了A先生。A先生和子雨是高中校友,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相貌普通,学历一般,性情算是温和,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感情。在国企工作,工资不如子雨,家境尚可。从硬件条件上看,子雨总体占有优势。
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A先生明显更加主动。有一次一起吃饭,说起这段感情,子雨低头喝了口饮料,慢慢对我说:“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他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他也不是我喜欢的那类人。但是他很真诚,在我面前很坦率,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信任,而且我们在事业规划和人生价值取向上也比较一致,我觉得,他算是个比较好的结婚对象。”和子雨的上一段感情相比,这样的相处显然更加理性。
既然已经把对方当成潜在的结婚对象考虑,那就必然会投入心力。御姐范儿的子雨本质上其实还是个贤惠的姑娘。A先生有轻度动脉硬化,子雨会去网上查资料、咨询医生,给A先生制定健康的食谱;A先生工作上遇到点问题,子雨会为他一一分析、排忧解难;A先生生病了,第一时间嘘寒问暖,让A先生感动不已。更重要的是,子雨收敛了身上曾经有的尖锐之气,吸取了前一段感情的教训,开始学着包容对方的缺点。和细心的子雨相比,A先生却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比如会忘记子雨出差的具体时间,下瓢泼大雨会忘记问候一句有没有带伞,出去吃饭点菜的时候,“自动”跳过菜单首页子雨最喜欢吃的那道菜,尽管子雨在一次谈话中曾经长篇大论描述过……
对于这一切,要是发生在以前,子雨会特别介意,甚至直接爆发,但是现在都包容了。她说,从各方面都能感觉到A先生是喜欢她的,比如看着她的眼神,种种发自内心的赞美,每天从早到晚的微信“轰炸”,还有在一次谈话中,聊到相亲介绍对象这种事时,A先生说出“现在我们两个都不必了”这种充满暗示性的话。子雨说,A先生只是有的时候不够细腻。不过,她相信自己可以慢慢教会他。
降低了自己的择偶要求,投入了真情实意,给予了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加上对方的明显示好,子雨觉得信心满满,就等着A先生的表白了。没想到,几条发错的微信给她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凉水。后来的那两天,她的情绪极度低落。子雨说:“我觉得真的是高估自己了,以为把人家抓得牢牢的,结果别人可能只是把你当备胎。之前的那些粗心大意,也许只是因为不够喜欢你。”子雨说:“其实我也已经尽力了……”
我叹气,子雨是资深HR,看人准在我们朋友圈子里都是出了名的,但是爱情这种玄妙的东西,和面试考察不同,人心最是难测。往往有这样的故事,感情中的双方,一方觉得自己各方面优势明显,理所应当地可以“拿下”另一方,但是事实往往让人大跌眼镜。到最后,被率先“抛弃”的人也许是你自己。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在爱情的双方中,没有孰优孰劣,永远都不要高估自己,低估对方。当你觉得胜利在望的时候,也许却是失败的开始。当你觉得看透了他/她的心,实际上只是你的心被表象所蒙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