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男性婚恋观
《围城》中主要男性角色方鸿渐是留学生,他尽管都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礼,但是并没有摆脱传统婚恋观念的影响,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传统婚恋。在他身上看到的更多是在追求理想爱情失败后被迫无奈地走进这座婚姻“围城”,正如他所说的:“倒是老实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这透露出人们对爱情这个伟大永恒主题的彻底失望甚至绝望,也从反面突出了老式婚姻的将就,人们只有在受尽折磨与苦难之后才会无奈地逃进婚姻这一庇护所中。
方鸿渐出生于没落的乡绅家庭,受到封建家庭的影响,形成了懦弱,被动的性情,在恋爱婚姻、工作交往中都处处碰壁。在上大学时,父母为他包办婚姻,和素不相识的女子订婚,他不愿意却又无力反抗,只好聪明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是生殖冲动”聊以自慰。未婚妻夭折,他那挂名岳父送他出国留学。在欧洲游历数年后,他全无心得,只好带着一份假冒买来的文凭回国。在船上与庸俗的鲍小姐勾勾搭搭;在鲍小姐下船之后又撞入了苏文纨的情网之中;追求唐晓芙却由于苏文纨的阻挠而不得;最后无奈地走进和孙柔嘉的“围城”之中。可是由于家庭观念的差异,时局的动荡不安,亲友的挑拨离间等,这段无奈之下将就的婚姻也日趋恶化走向破裂。
纵观方鸿渐整个恋爱史,可以发现他处于被动选择的状态,这和传统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迥然不同。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角色都是才华出众,情真意坚,带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譬如《西厢记》里热烈执着的张生,《牡丹亭》中忠贞至诚的柳梦梅。而方鸿渐性格优柔寡断,怯弱无能,在和女性交往中摇摆不定,始终带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游戏人间的、醉生梦死的荒唐态度。方鸿渐摇摆不定的根源在于他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模糊的,固然他有自己理想的恋人,但是没有明确的目的和立场。正如作品所写的“没有爱情训练”。关于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自《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到《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心心相印、坚贞不屈,再到《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痴情不已,爱情无一不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只是方鸿渐这样一个年近而立、海外留学之人却要通过训练才要去爱人,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爱情的无情嘲弄。并且这样一个懦弱被动的形象,恋爱技巧不见的多么高超,恋爱能力也没有怎么提高,自然也免不了屡战屡败的结局。
方鸿渐的恋情失败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沟通。无论是和自已学识相当的苏文纨,还是工于心计的妻子孙柔嘉,甚至是理想爱人唐晓芙,在交往过程中都充满着隔膜和对立、误会与猜疑的。方鸿渐的一句“要奉陪你,就怕没有福气呀”,本来只是一句客套推脱的话,却不料被苏文纨当真,和其纠缠不清;唐晓芙和他分手时只要好好解释便可以重归于好,可是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之下他们没有能够破镜重圆;妻子孙柔嘉在婚后和他大吵大闹,使得双方都心力憔悴,也是由于无法沟通造成。他从这座“围城”又踏入到另一座“围城”之中,循环往复,对待爱情的态度也由原来的炙热慢慢消耗,最后殆尽。在作品的最后他和孙柔嘉争吵后,又冷又饿,心更累,无奈之下回到家中,妻子走了。他也只能抱怨怨恨一番后可怜懦弱地睡觉,以逃避这冰冷的现实。只剩下祖传的老钟,落伍的计时器从容自在地打起来,“包涵着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整部作品都可以说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推动情节发展,这也正如夏志清所说“探讨人的孤立和彼此间的无法沟通”。
总而言之,从方鸿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男性婚姻观念的否定,尽管他们出国洋,留过学,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他们不可能摆脱,这也就造成恋爱婚姻的悲剧。婚姻并不是恋人遮风避雨的港湾、巢穴,而仅仅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围城”。而当他们进去之后,却又后悔懊恼,想要逃出“围城”,而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