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35】
【原文】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译文]
先生说:“各位近来看见我很少有问题问,这是为什么呢?人不下工夫,都满以为已知怎样做学问了,只要循着已知的方法去做就行了。却不知道私欲日渐滋长,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会又多一层。真正踏实用功,就能发现圣道是永无止境的,越挖掘越深奥,必须做到精通明白,无一丝一毫不透彻的境界才行。”
[解读]
这是接着讲前面道之表里精粗。你若认为自己知道了,知道的只是表,只是粗。没有问题,提不出问题,不是因为自己懂了,只是因为自己不用功,只要你用功,便能找到那不懂的地方,再把它搞懂。懂得越多,发现的不懂的地方就越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行动中再探究,知行合一,永无止境。
源于人性固有的惰性,人很容易溺于旧习,犹如地上的尘土,一日不扫,便有一日的积累,日日不扫,月月不扫,成年累月下来,终归有一天你会懒得连笤帚也不想拿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被荒弃了。但人若诚心诚意用功,就会觉得心学的大道,愈探愈深,一定要将功夫练到精纯方可。
南北朝时,慧能禅师和神秀禅师的一段公案,放在这里谈一下可以作为这段最好的注脚。当年,佛教禅宗主持弘忍大师打算从弟子中挑选一个继承衣钵的继承人。在其中两个徒弟才艺展示的PK中,慧能和神秀两个徒弟有两首相映成趣的禅诗流传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下获胜的一方慧能禅师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一首超凡脱俗的禅诗,意境那是相当的高远,历来被文人骚客们所津津乐道,几乎成了禅诗的一个样板。
再请看亚军神秀禅师的诗: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通常的看法,都认为慧能的诗要比神秀的诗好,当年弘忍禅师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最终将衣钵传于慧能。但问题是,达到那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界的,世间又有几人呢?王阳明曾经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凡人三类,慧能的诗,适用的也只能是圣人这一类。至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修心过程,要适用于神秀禅师的诗了,而这首诗的意思,也正好和阳明这段表达的意思相吻合。
“身是菩提树”这句中的“菩提”是“烦恼”的意思,人有此身,即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心是明镜台”和阳明常挂在嘴边的那个人心似镜的比喻是完全一样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中的“拂拭”正是阳明说的“用功”,“尘埃”正是那些偏移了良知的私心杂念。
镜要勤勤拂拭,保持常明可以朗照。这就是神秀的境界,也是绝大多数修习心学的人应该效仿的修习方式。而慧能的境界更像是直接把镜放在了“真空无尘”的外太空去,超凡脱俗是肯定的了,但其境界非我等血肉凡夫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拿着抹布擦镜子吧。
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两首诗适用的对象不同,慧能说的更像是修心的一个目标,而神秀说的更像是修心的一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