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家厨房又上演了“水漫金山”,看着污水连绵不断地从橱柜底部的石材缝里往外渗,我心里就开始窝火。以前还间隔个一年半载,如今三两个月就要来一次。照这个趋势下去,最后会不会像大姨妈一样每月都来造访呢?
想到又得找小区物业的维修师傅来疏通下水道,我就犯怵。那个胖胖的师傅每次穿着油腻的工作服,带着浓浓的汗臭味来家里时,那酸爽的滋味真是不敢恭维。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我突然想起前些年住在原来那个小区时,有一次厨房下水道堵得特别厉害,物业公司的人甚至抬来了一个大机器,前后弄了三天也没能疏通好。最后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个清洁公司的老板过来弄好了。于是这次我又如法炮制,果然很快就疏通了。
还记得那次,他一来就向我解释由于人手不够,自己只好亲自上阵。他吩咐我用水壶烧开水,同时把汰渍洗衣粉拿过来,我满腹狐疑地看着他把大量洗衣粉倒进地漏的孔里,然后把开水全部倒进去。如此反复几次,下水道居然就通畅了。
我很不解地问他为何如此高效优雅地将下水道疏通了。因为平时做这个工作的人都是撅起屁股、手里拿根很长的弹簧,气极败坏地在地漏处胡乱搅动。室内臭气熏天,作业的人则挥汗如雨,样子实在是狼狈不堪。
他说:这就是疏通厨房下水道的绝招。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厨房下水道为何会堵住?排除掉有大块的硬物掉进去的情况后,一般都是油脂过多造成的,它会将一些食材碎屑或残渣都牢牢“团结”起来,形成淤堵。就像我们人的血管一样,变成“动脉硬化”了。既然油脂是“元凶”,那就好办了,去油污最厉害的汰渍洗衣粉就是它的“克星”。油脂一旦化开,其它的碎屑残渣就都“树倒猢狲散”了。
我不禁大赞他这个逻辑推理很科学很强大。他于是又说:我再告诉你一个如何保证下水道不堵的办法。每周至少一次用开水加去油污的洗衣粉,像这样疏通一次。冬天可以适当增加次数,因为天冷油脂更容易凝固。要做到真正高效优雅地疏通下水道,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它堵的情况出现。而不是平时不护理,等到堵得严严实实了,再手忙脚乱地想办法。
如今想来他这话非常富有哲理。何止是疏通下水道,世间事莫不如此。正如古人所说的“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比如说孩子的养育。我通过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历和感受,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孕前做好基础调理的话,孩子在宫内和出生后,都非常让人省心。反之则各种折腾和磨难。
有一次跟一个带孩子的大爷聊天,他也持这个观点。在女儿计划怀孕之前,他就建议她先找中医调理身体,然后整个孕期都很平顺,孩子出生后也很好带。他说:“孕前调理身体可谓是事半功倍、一箭双雕,不知为今后省了多少麻烦事。尤其是健康状况不佳的女人,婚后最好别急着要孩子。先把自己这块土壤变成肥田了,再来考虑播种的事吧。”
再说医生治病。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中医历来秉持“防重于治”的原则。然而,现代人很少有这个意识,总是无限制地透支自己的身体。所以现代社会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疾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亚健康的人也越来越多。为数不多的有预防和保健意识的人还动不动就被人扣上”看来你老了“的帽子。
其实夫妻相处亦是如此。纵观身边的夫妻,凡是感情深厚、配合默契的,平时都有注重交流、经常沟通的习惯。
在我幼小时,父母一旦为某事无法达成共识,只要父亲的嗓门一提高,母亲便满腹委屈地将想说的话吞回去,依从了父亲。然而等坏结果出现时,她又喋喋不休地指责父亲决策失误,当初就应该听她的才对。我问她当时怎么不坚持己见,她就说怕吵起来让左邻右舍听到了太丢人。
怕丢人而选择委屈求全,其实是一种懒惰和怯懦的表现。就像明知道下水道里有异物了却不想办法清理,而是装着没事继续使用。在我看来,争执、吵架要远比一味忍让和冷战好得多。因为这是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态度,是一种防范于未然的态度,防的是有朝一日双方积怨太深心生嫌隙。
因此,我在婚后就采取了跟母亲截然相反的方式同伴侣相处。只要发现对方强硬地要我服从他的决定,而我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时,我就会据理力争。虽说争吵时空气里已经开始弥漫着火药味了,但我依然认为这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只是不那么友好而已。只要我们秉着”可文斗不可武斗,就事论事不翻旧账“的原则,这样的争吵就有它的积极意义。
就这样,几年下来,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得到了提升,还使得他的大男子主义作风有了极大的转变,同时他赠给我一个”湖南犟驴“的称号。以前快过年时,他说:有空把你和孩子的行李收一下,我们过两天就回老家过年!现在他这样说:你们今年跟我回去过年吗?
就算恩爱如钱钟书和杨绛,在刚结婚时也曾在出国的轮船上吵过一架。杨绛写道:“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最后又来一句:“可是这回我却觉得应该争执。”可见夫妻相处时,偶尔的争吵是有意义的。
养育孩子、治病养生和夫妻相处都离不开积极的“预”和“防”,正说明生活处处皆有“下水道”。我们该如何保障各种“下水道”的畅通无阻?这是个充满智慧和思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