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述而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①识(zhì):通“志”,记住。
②次:《论语》中出现过八次,均当“差一等、次一等''讲。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①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
②与:赞许。
③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以同他们交谈,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弟子们都觉得疑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求上进,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呢?别人修饰容仪而来要求上进,就应该赞成他的这种做法,而不要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②昭公:鲁国的君主,“昭”是谥号。
③揖:做揖,行拱手礼。
④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
⑤党:偏袒、包庇的意思。取:同娶。
⑥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⑦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因关系亲近而偏袒,难道君子也有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是鲁君的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若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此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①反:复,再。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起唱。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①莫:大概,差不多。
孔子说:“就书本上的学问来说,大概我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达到。”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①抑:“只不过是”的意思。
②云尔:这样说。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①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②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③诸:“之于”的合音。
④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章。和哀悼死者的文体“诔”不同。
⑤神祗(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文中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①孙(xùn):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逊,这里指'樾礼”。
②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孔子说:“奢侈豪华就会显得不谦逊,省俭朴素则会显得寒酸。与其不谦逊,宁可寒酸。”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①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②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孔子说:“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带着烦恼。”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谦恭而安详。
诵读音频请关注沉墨国学经典诵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