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R:阅读原文】
计划再怎么周全,想要一整个月都遵守,也是极为困难的。
例如,就算决定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也会发生“因工作突然出现问题而导致加班”“被主管骂心情不好”“没睡饱感觉疲倦,提不起劲来”,“参加聚会喝醉了,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各种突发状况。
如果因为这类突发事件导致行动总是被中断的话,可能就会产生自我厌恶感或无力感,继而提不起劲,最后就容易失败。
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就显得很重要。“例外规则”是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的弹性应对机制。由于事先制定了“例外规则”,突发状况发生时就能够灵活应对。
例如,当你感到心情低落、疲倦时,只读一页书也没关系;晚上十一点以后才回家时,在电车上背单词也行。像这样的规则,可以自己事先设定好。
设定例外规则并不是为了宠溺自己,而是为了让计划保持弹性。灵活运用“模式化”与“例外规则”,就能够培养固定的行动节奏,从而弹性地培养习惯。特别是对于完美主义者,很容易有极端的想法,认为如果做得不够完美就跟没有做一样。这是,设定“例外规则”就能够带来良好的促进效果。
一:考虑例外状况
A:身体状况(疲倦、提不起劲、感觉不舒服、感冒等)
B:气候(太热、太冷、下雨、下雪等)
C:预定事项(突然加班、聚餐等)
二:考虑应对方法
A:以“婴儿学步”的方式行动
请活用反抗期所设定的“婴儿学步”计划吧。只做5分钟或15分钟运动,或是只读一页书——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完成预定计划。
B:替换
第二天加倍完成目标,或将星期天晚上七点预留出来,不做任何的安排
C:设定特别的日子
“光明正大”地中断一次行动,也是一种方法。由于这是“例外规则”,所以会容易原谅自己。
当然,在30天中最好每天都执行计划,所以请尽量选择方案A吧。
【I:复述原文知识点】
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计划往往会被各种意外打断,例如:天气状况,身体状况,工作加班等等。有人一旦停下来之后,便永远停了下来,从一个持续行动者,变成了持续开始行动者。一次中断,便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有些人因为无法执行自己已经预定的事情,会产生深深的自我厌恶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无限放大,开始自我否定,而倍感压力。通过使用“例外规则”的方法,可以让自己解脱出来,将行动持续进行下去,而不是被“我完不成任务”了这样的焦虑情绪所困扰。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制定“例外规则”:
1.列出自己可能会遇见的各种意外情况。天气状况,身体状况,个人精力情绪状态,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被打断的各种事件;
2.针对意外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a.采用“小步走”的方式,只是完成计划的一部分任务量。例如:跑步的话可以将30分钟减少为10分钟,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持续下去比每天都做得好更重要。
b.采用替换的方法,将原定计划替换为其他类似的行动。例如:跑步可以替换为用keep锻炼。
c.设定为“例外日”,可以将这天当作最自己的一个奖赏,而不是怀有负罪感,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一直背负下去。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这个片段本应在昨天完成,但可惜推到了今天早上才开始着手,导致今日有了双份作业,也没来得及批学员的作业。我要看看是什么事情导致的拖延。昨天早上和鱼闹得很不愉快,他认为我写这些没用,是在浪费时间,在我进行的过程中两人又开始争执。白天上课备课,导致没有预留写作业的时间,本来是有时间的,却被我浪费掉了。
【反思】1.没有把这次训练营看得很重要,觉得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2.没有给例外情况设定其他办法。
【A2:以后我怎么用】
A1+ 针对这件事,我需要有所改善。1. 比如,每日早上六点半是固定的写文时间,放在首位,如果只是想着有时间再做,那么可能真的不会留出时间来做这件事了;
2.不想写的时候,告诉自己只需要写10分钟就放下手机,过一会儿再写,不要逼迫自己非得腾出完整的时间来写。以“婴儿学步”的方式做事,积少成多;
3.如果实在不想写的话,那就改为批学员的作业;
4.设定例外日,如果有一天没写,那就任性一些,大不了不写。原则上,一周可以有一次这样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