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基金 朱利安·罗伯逊》: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她死后,给自己立了一块闻名于世的无字碑,大有一股子“是非功过,任人评说”的气度。

武曌传奇而精彩的一生都写在了这一块大大的无字碑上,也写在了每一个知道她的后人心上。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老虎基金 朱利安·罗伯逊》,这本书的主人翁也有着传奇的一生。

“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基金经理”

“他打造出了当时最成功的的对冲基金和资金管理公司”

“他对全世界的资金管理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除了这些光鲜照人的标签外,关于他个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傲慢、抠门、粗鲁、固执”

“他很会挖坑,别人都心甘情愿往里跳”

“他绝对是个另类”

“他比别人更懂得汲取以往的历史经验”

……

罗伯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不予置评。今天我们只来聊聊,他和老虎基金的成功之处和传奇经历。



(一)成名之战——准确判断来源于认真严肃的调研和分析

1980年罗伯逊创立了老虎基金,14年过去了,他的公司和他的基金成了市场上的主力。

但是罗伯逊依然感到不安——他想要从华尔街的成功人士中脱颖而出,想要成为和全球金融界传奇人物索罗斯一样殊荣的人物。

他在寻找一个机会和机会和契机。

商品铜市场给了他一战成名的机会。

罗伯逊和他的团队嗅到了铜价的不正常,并准确判断出了市场铜价的走向。

而且,在市场金融大佬们都抛仓的时候,他依然坚持持仓。

最终,老虎基金大赚一笔。同时,罗伯逊也巩固了他最佳基金经理人的地位。

甚至连索罗斯团队的核心成员德鲁肯米勒都打电话向他道贺。

罗伯逊因为这一战,而一举成名。而他的这一次成功,和他的一个特质有重大关系,正如书中对他的描述:

“罗伯逊的这种神秘能力——他非常相信自己和他人——一直都是他的特色。

……他完全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也了解要如何取长补短。

当大多数人知难而退的时候,他却能坚持到底。”

这种知己知彼(市场)的能力,是通过对市场敏锐的嗅觉,以及不辞辛苦的深入研究所练就的。

比如在这一场铜买卖交易中,老虎基金成员们调研了从矿产源头到市场的各个环节,可谓不辞劳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市场的认真严肃的调研和分析。



(二)个人品格的塑造

脱颖而出的两大法宝——争强好胜和乐在其中。

在华尔街上,不乏雄心勃勃的成功人士,但是让罗伯逊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原因,

大概就是刻在他基因中的争强好胜和对工作乐在其中的态度。

因为争强好胜,他成功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又会促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又有助于他在工作中获得成功。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罗伯逊的这种特质,和他的早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罗伯逊的父亲老罗伯逊是一位出色的商人。

大家一致认为老罗伯逊有独立的思想,行动力和能力都很强。

老罗伯逊不仅主业成功,就连副业也做得风生水起:他是一位投资高手和大慈善家。

罗伯逊也是跟着父亲,学会了怎么看股票走势图,学会了分析哪家公司股票更好。

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分析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老罗伯逊教会罗伯逊最重要的其实是自重的思想:

外表光鲜体面,内心顽强竞争。

1955年,罗伯逊报名参军,他成了一名海军少尉。两年服役结束之前,他升到了初级中尉。

海军生涯,让罗伯逊理解了对个人行为负责的重要性,

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个人责任感。”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掌握了领导力,也学会了如何负责,如何赢得大家的尊重并尊重别人。

这一点,对他日后能出色领导老虎基金有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罗伯逊的童年和中青年时代的经历,塑造了他争强好胜、严肃负责的品格,同时也锤炼了他的领导能力。

这些品格对他日后的成功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三)跨越进入全球宏观交易

在1982年和1983年,罗伯逊创立的老虎基金跑赢了大盘。

投资人的净回报率高于20%。

在这种结果的刺激下,投资人的钱不断涌入到老虎基金。

毋庸置疑,有更多投资人的钱进入是一件好事。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或者要求——

基金经理们,不得不考虑使用其他策略来应对不断涌入的资金,他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投资标的。

罗伯逊清楚地知道,公司想要继续发展,有两条路可走:传统股市和全球宏观交易。

而传统股市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日益涌入的资金的要求。

老虎基金开始进入全球大市场,以寻找更多利润。

但和传统的股市相比,全球宏观交易中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要比单纯的做空(老虎基金此项技能炉火纯青)和做多证券要复杂很多。

其中政治风险是最大的变数之一,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情况还不尽相同。

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从全球交易中获利的难度。

罗伯逊和老虎基金在此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

但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强大的政治风险评估能力、实战调研的拼搏以及对市场敏锐的嗅觉,

虽然老虎基金有几次比较严重的亏损,但在1986年的时候,老虎基金依然跑赢了S&P 500指数的增长。

这是标志性的一年,罗伯逊所带领的老虎基金,在全球交易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凭着在传统股市和全球交易中的胜利,老虎基金这一头猛狮开始咆哮。



(四)一个时代的落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开始变得躁动且不理智起来。

凡是和“互联网”三个字挂钩的公司,都会被认为是热门公司。

在被这种不理性的、狂热气氛所笼罩的市场,也变得捉摸不定,没有定数。

虽然这种狂热,就和早年的郁金香热一样,但是人们却不以为然。

正如一本优秀的商业刊物所描写价值股和成长股的投资经理一样,罗伯逊也是:“互联网没有让他们变得富有,而是让他们变得卑微。”

过去让老虎基金大大获利,大显风头的策略,在如今科技股刺激的牛市中已经完全失灵。

投资者们渐渐失去了对罗伯逊和老虎基金的信任。

在19个月期间,投资人从老虎基金中撤资超过77亿美元,占公司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

虽然罗伯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没有人会一边亏钱一边等着这种非理性市场气氛的散去。

毕竟,投资人的目的是获利,他们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老虎基金失去了投资人的信任。

罗伯逊隐隐感觉到了老虎基金的末日就要来临。

在多次想要出售老虎基金,但沟通未果后,罗伯逊选择关停。

对冲基金时代结束了。



很多人说老虎基金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罗伯逊过于固执和喜好争竞,甚至是极度记仇。

他不喜欢别人对他决策的质疑。这一点也使得他在做一些关键决策的时候,个人感性胜过了理性的判断。

比如,本该在交易出现损失时,本该平仓,他却要对着干,继续加码。

也有人说,罗伯逊应该去扶持那些为他工作的人去创业,这样他就有可能会坐拥一支价值不菲的对冲基金。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罗伯逊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

现在即时老虎基金这台理财机器已经被拆除,

但是罗伯逊依然掌握着世界经济的脉搏。

他依然拥有庞大的资源网络,可以了解各地各方的情报,以便从中获利。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对于老虎基金的创始人朱利安· 罗伯逊,你有什么评价呢?

欢迎留言告诉我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