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我自己就是个热爱阅读的人。家中停留时间最多的就是书房,巨大的书架占满了一整面墙,里面是堆放整齐的各类书籍。女儿从小就喜欢模仿我做各种事情,自然阅读是她模仿最多的,也是最喜欢的。
一岁前的亲子阅读时光
一岁前,女儿处在翻书期。每次我有新书买回来,她最喜欢翻书,一页一页的翻,一旦找到一张图片,便会很开心。由于手脚协调还不够完备,经常会把书页弄皱,起初我是很反感的,但考虑到要保护难能可贵的好奇心,只能“含泪鼓励”她的行为,在她翻完之后默默把书页揉平。
一岁到三岁之间的亲子阅读时光
一岁到二岁之间女儿处在图片期。她对书上的图片特别感兴趣,各种缠着我问“这是什么啊?”,“那是什么啊?”
到了三岁左右 ,女儿进入了故事期。每天晚上都要听睡前故事,主要是一些绘本,百听不厌,常常要求反复的讲同一个故事,连续几天后才肯讲下一个故事,继而又是反复几十遍。刚开始我是有些抵触情绪的,后续了解到,这是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正常反应。印象中,精卫填海是我讲得最多的一个绘本。
幼儿园阶段的亲子阅读时光
四岁后,突然发现女儿进入了文字期,对文字开始敏感,甚至能用手指着字以较慢的速度读出来。虽然偶尔遇到生字会卡主,总体上已经可以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了。当第一次听她用手指着字把狼来了这个故事讲完时,她眼中充满了自信,我在惊讶之余,也体会到了之前付出的努力,在收获了亲情的同时,还发现了她的天赋。在她的各项能力中,认字水平是相对比较高的。
痛点
晚饭过后、收拾停当,宝宝洗漱之后,基本已经到了八点半,白天上班和晚上家务积攒的劳累值已经达到顶峰,而此刻到了亲子阅读时间。是选择亲子阅读?还是让宝宝看会电视上的动画片,自己休息一会儿,刷刷手机寻求安慰?这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结果是常常选择前者;偶尔会选择后者;极少能把亲子阅读任务交接给妈妈…
感悟
第一,不要过度期待。有些父母以为,我开始和宝宝亲子阅读了,宝宝就会配合我演出完美的亲子共读“感人大戏”了,其实这样的想象几乎不可能。宝宝的注意力短暂,对书也不了解,她可能听几句就挣扎着跑开了,或者一点都不专心听你讲,更别说一个绘本从头听到尾了。这时作为家长,我在内心告诉自己,不要恼怒,不要觉得挫折,心态要好,如果她专心就多读一点,如果不专心了,也不要勉强。如果宝宝没入戏,而你自己太入戏了,试图“绑架”宝宝和你一起入戏,这样的结果只会两败俱伤,慎之,戒之。
第二,多次重复时,不要嫌烦。当宝宝一个故事要反复听上几十遍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出烦躁,更不要耍小聪明。有一次,我想出了一个“好”点子,我用手机录音功能把自己讲的故事录了下来,然后循环播放给女儿听,结果女儿不高兴了,吵着要我“真正”的读给她听。她要的不光是声音,她还会看着你的读每一句话的表情,和偶尔的眼神互动,以及一些手势动作。总之,不要嫌烦,不要耍小聪明。耐心地亲子阅读,将来会有收获的喜悦。
第三,自己总结的阅读绘本的三个技巧,回想、复述、延伸讨论。回想技巧,就是一个故事讲了几遍之后,故意讲一小段,然后问女儿,接下来发生了什么?鼓励她说出一点故事情节,然后自己在读一段,让女儿再说一段,交叉互动,提高女儿的参与感。下一次讲故事时,更换一些情节让女儿回想。复述技巧,就是当回想技巧达到一定水平后,让女儿用自己的话讲出一个已经听了很多遍的故事,这个过程只要鼓励和适当提示即可。延伸讨论技巧,其他就是自己编故事,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想象这个故事结束之后还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改动故事的情节会怎样?增加或减少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又会怎样发展?这个技巧的能力较高,不过也可以适当尝试。
亲子阅读,充满艰辛,但同时也有女儿取得进步后的喜悦,总之,痛并快乐着是我和女儿亲子阅读时的主旋律。
沈渺璇 爸爸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