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这是很糟心的一天,又一次萌生了不想当老师的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班上的一个家长让我真的很头疼。星期六中午,我接到这位家长的电话,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唐老师,休息时间还打扰你。是这样子的,我想给吴鑫雨办退学。”听了这话,我大惊,忙问:“啊?退学?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了?”电话那头,传来学生小雨伤心的哭喊声:“我不退学,我要读书!”小雨妈妈冷冰冰地向我解释道:“我觉得她现在这种状态不适合呆在学校学习,她需要换一个环境。”我追问:“为什么呢?”“她现在课也不去上,就在家大吼大闹,”小雨妈妈话语中夹杂着怒火,愤愤不平,“我们家现在所有的收入都投在她的身上,可是她好像觉得我们对她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还说出了一些很戳我们心窝子的话。”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她不去上什么课?”经过交流,我才得知,小雨不想去上妈妈给她在外面报的舞蹈课,除了舞蹈课,妈妈还给她报了书法课,网络上的英语课,一共三门。小雨妈妈继续连珠炮似的:“她现在找不到的学习支撑点,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完全是不想学习,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了。我不知道她最近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这学期的状态会这么糟糕!”我赶紧在脑海里回忆小雨这学期在学校的表现,回道:“小雨在学校很正常啊,认真在听课,和同学也很友好相处,没有异常的事情发生。”我还说了句:“小雨这孩子是有点内向,不太喜欢说话,不主动亲近老师!”哎呀,这嘴怎么这么欠啊!也没想过这时候家长正处于火山爆发的前夕,说这话不是相当于引爆五百吨的炸药吗?小雨妈妈的话里一直坚持小雨的问题和家庭没有一点关系,就是学校环境所致,还提及说小雨就好像没老师教一样。听了这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话里分明不就是说老师没教好吗?追问道:“学校环境?你觉得学校什么环境对小雨造成影响了呢?”小雨妈妈随口说和她玩在一起的同学。我也毫不客气了,说:“我在班上都是对孩子进行的正面引导,况且孩子的性格养成我觉得更大一部分的原因应该是家庭的影响吧!”其实,我是想让她找一找家里的原因,找一找自己的原因,可不成想,在这样一触即发的错误时机讲了错误的话。于是,事情当天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事后,我和副班主任吕老师交流了这个事情,毕竟吕老师经验丰富,经历的事情比我多了去了。于是,经过吕老师的分析,结合之前和小雨妈妈的交流以及我们对她的了解,我们一致得出结论,小雨妈妈对孩子付出很多,期望很大,可是小雨却不是没有达到她期望的效果,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对孩子不停地说教,孩子感到很累,积累已久的不满终于在这天爆发了,于是矛盾也就由此激化了。这样的父母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类人,他们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代替自己去完成自己曾经没有完成的梦想,以爱之名,在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快乐,心里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也会受影响。孩子在失去自我成长空间的同时,更影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
孩子毕竟是孩子啊!她是人,不是机器,她有她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话说回来,对,因为我们现在处于应试的教育体制下,我们不得不去逼迫孩子做一些她们不愿做的事情,生怕孩子落后于人,就怕以后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孩子却被弄得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暂时领先了一些,可从长远的来看,真的是得不偿失,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实则暗涛汹涌,虽然孩子暂时因为自身的弱小没有话语权而选择了“假降”,内心深处的不满情绪却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膨胀,等到他们终于有了“反叛”的机会,一发不可收拾,让家长和老师瞠目结舌,明明一直被大家公认的“三好学生”,怎么突然这么叛逆,但是这也是近些年来师生还有家长与孩子矛盾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第二天,星期天早上七点,我通过微信和小雨妈妈沟通,问候小雨的情况,如截图:
次日,星期一早上,小雨妈妈早早地给我打电话,说在门口等我,还是想给下雨请一周的假。顿时,我的心凉了半截儿,敢情昨天那一番话是白说了。到了校门口,我俩又交流了将近半个小时,她坚持说小雨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学习,她没找到学习的支撑点,要她在家里好好反省反省。后来,和学校领导交流后,我才知道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寻求学校的帮助。我应该及时追问后续的发展,把孩子留在家里,家里有人吗?谁来监管?若是孩子一时想不通,出现意外,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这些必须和家长说清楚,一切的可能分析到位,毕竟作为班主任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是还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吗?”
后来,经过吕老师和我的一致调节,以及校长出面了解情况,帮助化解,这件事也算暂告一段落了!后来的日子里,我会对小雨的关注也格外多了几分,趁着课间时间和她一边逛操场一边聊天,了解她的想法。
再后来,一次,大课间活动,小雨突发疾病,嘴唇发白,双腿无力,还是同学搀扶着到了门卫室。我打电话通知小雨家长到去医院检查,接过是轻微的骨髓炎,此后,小雨妈妈不再给孩子压力,还在朋友圈发文,只愿她健康成长。你看,世界上多少人都是这样,总是等到快要失去的时候才意识到之前所拥有的可贵,才来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