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的一封信(28) – 麦立芝水库夜行

亲爱的宝贝们,

对今晚徒步的心得爸爸路上说了不少,这封信是个补充。

你们折返后,剩下的半截路我屡次想返回,屡次坚持,到了终点,说是毅力。你们猜谁给的?其实我的脑袋里盘旋着几个人、几句话。

子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这句话在我看来不是坚持计划,而是当下的决定,一种感受。“进,吾往也。”要走就走,想那么多干什么,没有理由,做就是了。

路上没人,黑暗、奇怪的声音……我想起苏爷爷的日记: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摘自《后赤壁赋》)

瞧瞧人家这阵势,我的差远了,就算遇上什么动物又如何?还能厉害过虎豹虬龙么?

“盖二客不能从焉。”哈,此刻多像我们,盖二子不能从焉。为什么?苏轼当时没说,但和你们不同吧,他们是大人,可能喝多了吧。

我想起史铁生《自由的夜行》这本书,他说的是瘫痪后余生的感受,多漫长啊!而我呢,不就几十分钟的事,算什么?

有这三个人陪着我,一路不寂寞。

可喜的是,路上竟赶上另一个夜行者,老者,走得慢,我没打招呼超越了,以后一路无人,茫茫黑暗。有照明灯和手电筒,怕什么?苏爷爷当时可是乘月亮的啊。

难道我不想再遇同行者吗?白天人多,擦身而过,晚上一定会搭话的,同频同路。还记得《爱莲说》吧: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哎,有谁有这闲心夜入深林呢?还是苏爷爷有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也许以上几人、他们的话你们还不熟悉,记得多读书,可以问爸爸。你们可能不了解,爸爸脑袋里装着很多人,他们活着,陪着我,一直在夜行。孤单,也不孤单。

爱你们!

爸爸

2025.08.2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