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

其实2018年我就上了小白理财课,当时只觉得有些观点很让人惊讶,但很对。所以,我那时候只是听没有行动。

2019年过完双十一,多出两千可以很久不用的余钱,所以用一千买了一个月的定期,另外一千买了一年的定期。

这是一年定期的收益

虽然一年定期的收益率差不多只有4%,但是比起一般的定期存款已经不错了。

2020年一月,看着手中不多却又是剩余的钱,我开始尝试了定投基金。初始自己是买着玩的,亏了就亏了。幸好没亏,这就让我觉得莫非是我就是传说的买基金小能手?瞎买都能赚?这时,自信心膨胀的我,又往买的基金加投了一千,然后事实告诉我怎么做人。某天打开支付宝一看,我的乖乖,一天亏了70+,小心脏有点受不了,但还是想着亏了一百才会割肉,第二天继续亏了20+。这达到了我卖出的底线,只好割肉。

我想或许我不适合买基金,准备金盆洗手。恰好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些基金定投的文章,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决定小成本试错。定投金额每次20元。

因为关注所以更加了解,后续关注了一位长期写定投文章公众号的人。我这又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定投生涯,并增加每次的定投金额。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手中闲钱不多,后续就停止定投,在等在市场回到四星时再开始定投。

接近今年三月份才开始的定投

这个软件不是支付宝

期间有调仓,因为有时候真的缺钱,就取出了两百多出来。

确定这是真的可行,我开始劝我爸关注一下基金定投,但是他还是觉得这东西亏钱,只相信凭双手赚来的钱。考虑到老爸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不再劝说。因为我再劝也只是徒劳,因为一个叔叔炒基金亏了十几万,另外一位叔叔炒股亏了二十多万。在两位叔叔的失败案例下,我的语言只会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或许这就是人只能赚到认知范围以内的钱的原因吧!不了解意味着未知,未知意味着高风险,而很多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安稳路线更得人心。

我庆幸我最终还是走上了理财这条路,还是在我还没踏入社会的时候走上的,这为我节省了不少的试错成本。因为疫情,我恰好见证了几次熔断,亲眼见证了股市的大起大落,增长了不少经验。

原已经偏离理财道路的我,在不经意间还是踏上了理财之路。这让我不得不相信,缘分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就算错过,有缘还是相遇,最终还是走上自己该走的那条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