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钱?

      对于生活幸福跟钱的关系,有很多俗语描述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想在自行车后座上笑。”近几年,我们接受的信息都是金钱至上,消费主义。特别是一些电影在年轻人中大肆宣传消费主义,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似乎对于那些一摸口袋空空的人来说,幸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事情。也许内心不只一次的发问,幸福是






      我不敢否认,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同时,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人人都可以拥有的感觉。

    在购买东西的时候,满足了我们内心对某个东西的占有欲与渴望,在很多年前,这种幸福感会在买到的物品发挥他的使用价值的时候,让我们觉得物有所值,由此生发了幸福感。但是现在,品牌在日常行为中向我们传输各种信息,营造出你需要这件商品的空虚感,由此产生了空洞的冲动消费,购买商品的幸福感更多地体现在获得商品的时候,填补了内心空洞。或者对于豪门来说,自己的消费行为得到了曝光,关注度,由此提升了存在感,油然出幸福。






    但是,别忘了,人的贪欲是无底洞。

    这种通关不对进行消费行为带来的幸福感,是短暂的,如果需要持续,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消费,由此出现了从之前的超额消费到超前消费,通过透支信用来透支自己的的消费能力。

    人类是一种感性动物,也许说理工科不是理性的吗?除非他们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否则喜怒哀乐都会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消费生活可望不可及,但是又蠢蠢欲试。但是既然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可以通过满足感来获得它。



      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很多美好的事,掩盖他们的不是别人而且自己。不是生活的脚步变快,是自己的心变得着急了。在一个宁静的午后,一本书,一只猫,一束阳光,不亦乐乎?在不能出门的雨天,一盏茶,一位朋友,一顿用心的午餐,不亦乐乎?累了,找个可以诉说的人,把疲惫的身体放置在风中,不亦乐乎?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生活是充满困难的跟无趣的,但是你的生活态度是由你决定的,倘若一辈子如此,听他人所言,被别人的想法左右,你的一生也只是活在别人的观念里,那么,你只是替别人而活,何来幸福之说。你的一生,是否曾放肆地开怀大笑过,是否曾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否曾觉得身边的一切安好,如果有,不要摒弃它,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你所有的努力,无非就是想获得别人口中的幸福。那么不要怀疑,这种幸福一直都在,揣着这份美好,去面对生活,去滋养自己的人生。用一份份美好,去酵酿出属于自己的甜美,虽然会尝到一点苦涩,可是在慢慢回味之时,那份幸福仍然还在。

      决定你幸福程度的,不是你银行卡上的存款位数,是你人生的生活态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