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汉景帝共在位四十年,期间按照黄老之学,与民休养,极大丰富了国家的人口数量和物质基础,史称其为“文景之治”。
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刘彻在长安登皇帝位,尊母亲王娡为太后,祖母窦漪房为太皇太后,并定年号“建元”,正式开始以年号纪年。十六岁的年纪,不大也不小,刘启临终前已为儿子刘彻举行了成人礼,所以皇权的行驶,理应全部由刘彻来进行。但眼镜瞎了的窦老太皇太后,或许是把对景帝的怨都转移到刘彻身上,始终把持着部分权力,对武帝形成制约,王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也想扶持自己的亲族掌握朝中权力,因此刘彻在诸多事情上不得不向两位长辈奏请。
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因病免职,武帝任命窦太皇太后的侄子窦婴担任丞相,王太后的弟弟田蚡担任太尉,分掌国家的军政大权。每一个皇帝在位时,都会有外戚担任要职,这些外戚里面也有许多有才能之人,窦婴是老资格的侯爵,七国之乱时就是景帝的大将军,后来宦海沉浮多年,才走上权力巅峰,田蚡也隐忍多年,从一名小吏做起直至担任太尉,两人都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他们两人也都喜好儒学,向武帝举荐儒生赵绾担任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迎接鲁国人申培到长安来,设立明堂责问诸侯礼法,准备用儒家学说针对当时的治国之法进行改革。窦漪房是黄老之学的忠实拥护者,听闻丞相等人提倡儒家学说很不满意。
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建议武帝亲政,不用再向长辈们奏请国家之事,太皇太后听闻之后怒不可遏,由此罢免一干儒生。由于新政还触及许多诸侯的利益,所以窦太后、王太后的亲族三番五次控述窦婴、田蚡的不是,由此也被免去丞相和太尉的职务,令派他人担任,武帝初年的新政也就被全部推翻。建元六年,历经三朝的窦太后魂归西天,厚葬于文帝的霸陵,谥为孝文皇后,刘彻在悲伤之余也踌躇满志,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