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张以为是非常不重要的,不想在听完永澄的录音后,有了很多想法,这样的思维碰撞太有意义了,先尝试回答永澄的提问然后对本章进行个小结。
第一部分:关于事实的思考
在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也是蒙的,作者这是在干什么啊!讲辅助阅读讲事实讲了这么一堆,到底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也是非常困惑,扫了一遍觉得不重要过去了。听到永澄对这段也是非常困惑,他在录音中的语气和语调竟然感觉很开心,大笑,笑出声,真好,原来不止我一人没搞明白!(惭愧惭愧,我们快乐总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我也是俗人一枚啊!)
回到这段关于事实的大段论述,我突然联想到自己之前的一个很大的困惑。上一章145页: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能帮助我们回答第三与第四个基本问题。你一定还记得这两个问题:这是真是的吗?有意义吗?
下一段:
人类发挥心智所完成的作品,如果就其真实性而受到赞美,可说是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我记得当时读到这里,相当困惑,为什么四条特别标准出来是在说:你说的是真实的吗?而不是说你说的是有效的,正确的,合理的,而用“真实”这个词语。
同时作者还把“真实性”放到了评价一本书的最高标准:没有再比这更高的评价了,非常绝对,这简直是神级标准,自己一直是不理解的。
今天又读到一大堆关于“事实”的观点,我尝试着去理解作者背后的意图。
第一 跟其工作有关
艾德勒和范多伦都是编百科全书的,本章也提到百科全书就是在讲事实,他们的工作一定是每天都在鉴定分析评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是事实,可以编入百科全书。要知道一套百科全书动辄就是几十大本,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智慧与知识的总结过程中,这是他们工作的首要原则,因此他们对知识的“真实性”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深刻理解。重点强调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 跟工作特点有关
作者提到:
百科全书的调性和风格,就在于这种事实的特质。
由于百科全书必须只报道事实,不掺杂观点,因而也限制了记载的范围。它不能处理一些未达成共识的主题—譬如道德问题。如果真的要处理这些问题,只能列举人们各种不同的说法。
我明显感觉作者有点在吐槽,这是他工作的局限啊,试想对于一个饱览全书,知识丰富,同时有着超强鉴别能力的人来说,他的工作只能记载真实的事情,对于看到的很多问题,他在自己的工作中是不能发表评论的,还是有点痛苦。那在写这样一本书的时候他终于可以充分表达他的观点了,只是放在了这么不起眼的地方,真是很容易被错过!
第三 作者在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更接近事实,更有真实性,达到他所说的神级标准
1、寻找意义 知道事实的意义,同时知道意义如何影响你在寻找的真理。光列举事实是没有用的,再把意义及其对你的影响也表述出来
2、列举各家观点 未经证实的就不要写进你的文章中了,如果要写,把不同人的说法都列举出来。
3、给你的观点加个范围 书中列举亚里士多德对天体的观点不正确,但是可以把他理论部分记录下来。
4、谦虚点,拓展思维及认知
“我们一定要承认的是,任何我们认为是事实的主旨,都可能被更有包容力或更正确的观察与调查证明是错的。”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啊,尤其在心理咨询领域,更多时候都是在触碰来访者内在局限性思维,之前以为正确的,在更大系统和范围内发现极其微不足道。
以上是自己对这部分的理解,当然在我自己的工作中还有更多的感受,在此就不多说了,那是另一个领域对真实、真相的解读,有机会另外行文去说。
第二部分:关于本章的其他一些收获感受
一、 关于专研精深
分析阅读真的是在培养一个人的敏锐度啊,我也看到了“一般经验适用于任何一个活着的男人跟女人”,自己也好奇,但就是错过了,没有想去读原文,去寻找答案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敏锐度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一种方法,就是对于概念性的东西、定义性的东西一定要先搞清楚。因为这个层面没有搞清楚很可能接下来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进行下去,对概念和定义的充分重视,知道WHAT。这是自己今后也要去强化训练的内容。同时必须对永澄的这种专研精神点赞。牛人就是这么炼成的啊!
二、 关于热情
在谈到巨著的时候,永澄特别提到一点就是热情,热情是不能持续的,必须要用理性讲目标、意义、方法等结合起来才可以延续,这也是搞自我成长的人必须要注意的。在这个层面来讲这本书能跟到这里也是自己非常明确了目的和意义才能坚持到现在,因此,今后思维类的训练一定要给自己定最高标准,或者说神级标准才有可能持续下去。
三、 关于实践
这本书学习到这里,一个强烈的冲动就是要赶紧实践。书中的很多技巧还停留在知道了解,顶多是理解层面,只有不断应用才能更加熟练掌握,这个功课必须要开始下了,读完这本书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接下来更艰巨,更重要。完成主题阅读后,补齐之前落下的章节,然后快速转入专业领域,大量实践,时间不等人啊!要加速了!
时间开销:
3.31 10:10—11:00 50分自己读
14:35—16:00 85分 听永澄录音
16:15—17:50 输出总结95
总计: 230分 3,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