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式和衍生公式 2019-11-11

无论是数理化,其中的每一个问题,例如速度加速度问题,log函数问题,指数函数问题,等等,都有基本公式。这些基本公式要烂熟于心(用以下这种注重基本公式的方法学习数理化,思路清晰,这些基本公式有很多一辈子都不会忘,永远有学霸的自信)。

在基本公式以外,还有一些衍生公式,根据基本公式的常用推论。这些,做多了题那肯定是能记住的。但是不建议特别依靠这些公式(当然通常太简单的题还是可以直接套公式,咱不反对解题时的投机取巧)。理由有三:

1. 衍生公式增加了公式数量,容易混淆。也会造成理解不深入的问题。

2. 尤其是套公式,定解法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脑子里思路的深处,这些知识还是没有融会贯通。只是貌似会解一些题罢了。

3. 如果每次你要用到这些衍生公式的时候都可以顺理成章地临时推导,那么显然你对这个问题做到了深入理解。

不是说不去记忆衍生公式,还是要记才能熟练。我的方式是,我还是会去记,而且也常常都会用,因为在某些特定的题上简单直接。但是我更会先考虑基本公式,再考虑衍生公式,而且做好准备随时放弃衍生公式,再次从基本公式的角度去审视题目。这样才能建立灵活变通的逻辑分析思维,从基本公式出发思考问题是建立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关键。也是掌握一个问题的基本概念的关键。一个问题的基本概念没有融会贯通,那题海战术只能是死记硬背题型。但题型太多了,记不住,新题往上套也是死办法,容易错。于是事倍功半,总是考不好。数理化是不能死记硬背题型的,必须掌握基本概念,然后题海的各种题型只是个熟练的问题,不存在死记的问题。这样才能考高分。另外,就算是你用衍生公式把问题给解了,基本公式还是要留根弦放在脑子里,随时想着这些基本公式,这样的话如果某道题你解题思路其实是错的,或者结论不合理,都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会减少错题概率。

所有你能用到的衍生公式都要能熟练推导,这样你记住的衍生公式其实是熟悉了,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而不是死记硬背记住了。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例子:速度加速度问题

基本公式:s = \overline{v}\cdot tv = a\cdot ts = \frac{1}{2}a\cdot t^2

衍生公式:v_t=a\cdot t+v_0s = \frac{1}{2}a\cdot t^2+v_0\cdot tv_t^2-v_0^2=2a\cdot s\overline{v}=\frac{1}{2}(v_t+v_0)s_2-s_1=a\cdot t^2(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两段连续且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是s_1s_2,则两段路程的差等于a\cdot t^2)。

期中考试经典错题

一质点从距离地面80m的高度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    (2)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    (3)略

:(1) v^2 = 2gx = 2\times 10m/s^2\times 80mv=40m/s

(2) v=\frac{1}{2}gt^2=40m/s, 所以 t=4s\overline{v} = s/t = 80/4 = 20m/s

错误分析,显然这里用v=\frac{1}{2}gt^2是不对的。不仅不对,这个公式都不对(奇怪的是为啥结果居然是对的?!)。这里应该用v=gt=40m/s,所以t=4s。为啥错?因为基本公式都写错了。。。。。哪里有问题?没有做到基本公式要烂熟于心。基础错误,本来是送分题。

另一种解法,只用基本公式,也可以作为检查结果对不对的方法,检查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更可靠\rightarrow得高分

    s=\frac{1}{2}gt^2,得 t = \sqrt{2s/g} =\sqrt{2\times 80/10} =\sqrt{16} =4s

v=gt=10*4=40m/s

\overline{v} = s/t = 80/4 = 20m/s

注意到,这里先算了t,再算v,然后才计算\overline{v},和问题的顺序不一样。对一个题目,不管它有几个问题,最好先大概算一下根据已知条件能算出来的其他数据,以此为基础再看问了些啥,可能更不容易出错。因为你已经有了更多的数据在手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