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多,女儿哭醒了,发烧,体温38度6。时间过早,只能吃了美林退烧药先应对下来。女儿哭闹了一会才睡着,但总是睡不踏实,我看护了一夜无眠。上一夜无眠是老婆咳嗽了一夜,上一个白天是带老婆看病。今天又要带女儿看病,暗暗祈祷,我可不能生病了。
回规正题,7点叫醒女儿起床,准备妥当,出发去省医院看病。从8点医院上班开始到午间12点50分结束在医院共花费了近五个小时。下面听我耐心说一下看病的大概经历。
1)排队一次交款(挂号费)、
2)排队等候儿科医生初诊、
3)医生初诊后下血常规检查、
4)排队二次交款(验血费)、
5)排队抽血、
6)拿血样送交化验处、
7)等候化验结果、
8)取得化验单排队医生二次复诊、
9)医生下单做青霉素试敏、
10)排队三次交款(试敏费)、
11)取药处拿取试敏药物等、
12)护士站做试敏、
13)等候出试敏结果、
14)试敏不合格排队三次医生复诊、
15)医生下最终治疗输液药物、
16)排队四次交款(输液费)、
17)排队取药、
18)将药物送到护士站,排队扎针、
19)到输液室静点。
在到第19静点有效治疗女儿病情(急性扁桃体炎)流程之前,我在门诊室、交款处、取药处、抽血室、化验室、护士站、不同地点,不同楼层、多次来回奔走,前18个环节完整走下来,已经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我抱着女儿是精疲力尽,焦虑烦躁,女儿也因发烧变的迷糊,无力哭闹了。
我的思考在医院失效了,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就医过程变成了机械化的按医院规矩服从、服从、服从。
病人多排队我认同、治疗需严谨做检查我也认同、医院得有自己的规则保证正常运行,我也认同。但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不是吗?医院有没有隐藏着的那些侵害患者利益的行为呢?有的话是谁在有效监管呢?
这么多就医环节真的必要吗?会不会耽误患者病情?医院会真的在意就医环节的改善与管理,以患者利益优先吗?医生他有多关心患者的利益?为何医生开的药多是价格很高的?为何很多人怀疑医生选提成多的药开给患者?医生告诉过你什么药更对症,而且同比其他药物的价位更便宜吗?为何很多人怀疑检查项目多而贵?很多检查项目真的有必要吗?医生告诉过你的病做那些检查是合适的,这些检查具体都有啥作用吗?还有我很少能感受到医生,护士们发自内心的真挚与关爱的帮助,感受更多是自我保护的冷漠,不求卓越无过就好,例行公事的不担当。也许单位时间内见的病人太多,心不得不麻木了吧!
即便如此,上面的抱怨和思考也用处不大。无力感让我仍然会选择服从医生,因为本质上你对健康的需求远远比多花一点钱重要,你对医生的看法是否能够治好病远远比他的品德好坏重要。
我不想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和人们素质的的提高,一切会好起来的。虽然我知道将来一定会这样!现在我只想说多多锻炼吧,多多关注家人吧,让我们的身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