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11.20—12.1(如何区分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

用两首七言诗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

一、何谓“七律”

1、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格律是它最重要、最醒目的特色,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格律诗,简称律诗。

2、所谓格律,顾名思义,就是格式和音律。

3、格式很简单,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这就属于格式。

4、音律要复杂一些,古人把汉字的音调分为平、仄两类。

最核心的平仄规则就是:平声字和仄声字要有交替,有错落,这样的话,诗歌读起来就会特别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所谓抑扬顿挫,“抑”就是仄声,“扬”就是平声。

5、“七律”是什么?

——七言律诗:一首诗有八句,每句七个字。

(如果在八句以上,就叫七言排律。)

6、“七律”的本质是什么?

——四个对联。

四个对联,依次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7、“四个对联”之间的关系

——首联、尾联虽然平仄必须有对应关系,但语意可以不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从平仄到语意都构成严格的对仗关系。

二、比较两首七言诗

1、李白的《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

长条一拂春风去,尽日飘扬无定时。

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2、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先不谈“平仄”,仅仅从“颈联”的语意关系上就可以判断出谁是古体诗,谁是近体诗。

4、“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显然不是一个对联。

——古体诗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对“两朝”,“天下计”对“老臣心”,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对仗关系。

——近体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什么时候起,大家都开始重视起时间管理了。对此我岂能罢休? 于是便开始疯狂的找课程,吸取之前的教训,这次我选择的...
    夯土之锤阅读 1,859评论 4 2
  • 先来一张名气很大的图 看着实在是好晕,于是各种整理后手动画了一个: 发现主要分为几部分: 一、元素自身宽度,边框,...
    芒果加奶阅读 2,915评论 0 0
  •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与其说是读书人的节日,不如说是书商们的狂欢。当书籍变成了可以5折销售的商品,当读书某种意义上变成...
    文叨叨666阅读 4,198评论 1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