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红了眼

有时候,一位陌生人、一件小事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动我的泪腺,让我红了眼,重新审视这世间,空发感叹。

1孩子的事永远是大事

持续两天半的中考终于结束了,我的陪考日子也就圆满完成。不能说如释重负, 但终于可以嗅得这丝丝消风。心情就如那远航的帆暂时搁浅。

望着陪考家长们如释重负的笑脸,猛然间,内心不知该作何感想?毕竟中考于我渐行渐远,依稀难以找寻昔日的情感,再回首,才发现空留低吟浅谈。

每年一度的高考,不仅牵动莘華学子的心,更让无数的家长忧心忡忡,都说高考决定命运,而中考就可以说是命运的前篇了吧。当年做考生的那几天,似乎对饭菜难以下咽;如今,陪考生的时间,才发现同样寝食难安。曾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原来,考试难,学生难,家长更难。

笔尖轻转,唠里唠叨已是长篇,希望没有讨人嫌。那来谈一谈家长们的场外观。

如果,你不经意间从考场经过,只需匆匆几眼,一定可以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画面:考生进场伊始,家长只需几分钟来平复一下心情,或许凑巧与不相熟的人来一番寒喧, 一般都是是对自家孩子的长吁短叹,满满的担忧感。你一句,我一句,直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开始了真正的交谈。因孩子结识的话,多以孩子结束,不要觉得什么话都可以谈哦,记住: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可以嫌弃,你要想着法子去称赞,留足了脸面,大家相见欢。不然就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场同坐,下场难再见。所谓“志同道合”,不过是同片水平人的狂欢。

接下来,你会发现,家长们三五成团,找一片荫凉,男家长们长篇大论,女家长们家长里短。时不时接张传单,攀谈几句,看看时间。孩子、家庭、学校、事业,看似老生常谈,不知不觉中,眼前的人儿就变得鲜活,仿佛一眼便可看穿。

这些都不足以激发我的泪水,真正让我有感触的是那些不经意间接触到的故事。

2你不愧疚吗

“欸,太巧了。我也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看来我们这辈人很多都是三个孩子。”贾女子喜笑颜开,本来为一直斜倚着门框,病快快的,原来一直在听着身后的人的交谈,终于,忍不住加入话题。而后,又确实成了焦点。

“是啊,一家三个孩子 ,还有两边父母,早些年日子是真难,好在孩子大了,我们也是老了。”刘女士穿得极朴索,满脸富贵相,浓眉大眼,脾气温和,谈吐有道,亲切有佳。理所当然,话一出便成了焦点。

坐在一旁的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家长里短,一会为贾女士征战南北的经历感到敬佩,一会为刘女士的持家之道连连称赞。人到中年,每个要强的女人的生活早比电视连续剧精彩,岁月侵蚀的脸,细看来,皆是淡然。

不知几时起,话锋陡转。

“你面对两个女儿时,没有愧疚感吗?”温润如玉的刘女士声音中裹挟着三分怒气。

“没有,一点也没有。我把她们拉扯大了,足够对得起她们了,我儿子还小,我把钱攒着,以后为我儿子的事业添把力。”贾女士根本看不懂刘女士的转变,更不在意用围人异样的眼光,她对自己很是满意。

“那我不行,先不说钱不钱, 我也没钱。儿女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对谁好都应该。把她们养大更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刘女士轻声细语地反驳,周围的人也不自觉的点头表达自己对刘女士的认可。

“上不上研究生都一样,反正我没钱供他们,钱得给我儿子攒着,等我儿子长大了,开公司时都拿来用。”贾女士自顾自说着,见众人望着自己反而提高了腔调“我儿子说了,等我老了,给我买只狗,遛遛狗,跳跳广场舞。我就光等着享福了。”贾女士喜笑颜开,众人却瞠目结舌。

“妹子,孩手以后有出息,便不会依赖你;孩手若是没出息,你养也养不起。”刘女士的话有一半淹没在了考试结束零声里,而贾女士早已挤到了学做门口接儿子放学。

我笑着朝刘女士道别,贾女士赚钱的本领足够厉害,却无法摒弃迂腐的观念,我想信我永远也无法理解她。但我是真心佩服刘女士的价值观,她的人生才是我想要的传奇。

3你的观念需要真正改变

一直以来,我们渐渐远离“重男轻女”的时代,新时代青年的世界观渐渐突破旧牢笼的束缚,零碎的旧观念信息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热谈,再也不会占据当下的主流观念。

贾女士的话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很庆幸,我生的家庭从未给过我生为女孩的自卑感。两位女士同生于那个贫困饥饿的年代,她们没有进过学堂,承担着家中的家务,她们没有生为女孩的优越感,却一直为生活努力拼搏。她们用不同的价值观念,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贾女士有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代表。几十年的奋斗,不再让别人品头论足。可是,她却始终保持着“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抱歉,我没有见过她的儿子,也没有感受到她对自己儿子有多少成就感。她牢牢记着钱要攒、钱要赚,不惜罢了两个女儿对更高学历的追求。我想,她的女儿大学毕业,也该有一个成年人的主见吧。或许,学历只是学历,观念还是陈旧的观念。以后贾女士的生活,我将不会再听见分毫,但有一句话很对:这个社会需要你急流涌进,更需要思想的前进。

反观刘女士,需要为基本的生活挣扎。一身旧衣服却穿得雅观,生活清贫,人却乐观。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博士后,一个硕士,只求觅得良缘,儿子成绩还不错,再努力几年,干出自己的事业。她想着:虽然自己不能为儿女提供优渥的生活,待儿女生活顺遂,自己仍守着一亩三分田,种养花,快乐似神仙。不是什么宏图大志,小小的期盼却在我的脑海里构勒出美丽的田园画卷。

通过手机我们曾多少次为他人心生哀怜:梅艳芳的无良母亲,消费女儿得以苟延残喘;张韶涵的经历,让我们迷蒙双眼;攀胜美的生活不仅仅是发生在电视剧里的画面。当父母都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的女儿的时候,世界便对她们更加残酷。

杀人的最高境界便是诛心,有些观念确实在急需改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