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阅读分享《重口味心理学》—反社会人格障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我读了这篇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文章,文章浅显易懂的给我们分析了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特点以及遇到该类人后如何保护自己,很多人对此类人不够重视判断也不够,反而对抑郁症和强迫症更加耳熟能详,殊不知对于人格障碍来说,抑郁症这些仅仅相当于感冒,而人格障碍则好比“癌症”。

反社会人格障碍特点:

        1.容易冲动,不计较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冲动和不计后果的情况呢?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其实都存在一个“刹车机制”,这个刹车机制,会对我们行为产生预判,当它预判到行为的结果可能是不好的,那么,它就会提前阻止行为发生,而在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体内,这种“刹车机制”是失灵的。它即使能够提前预判到结果,也阻止不了什么。

        2.仇视社会,不知悔改。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来说,他们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过错。我不仅没错,我还美貌与智慧并存,是英雄与侠义的化身,我的行为是在替天行道,我之所以有这个行为,都是因为你导致的,一切是你咎由自取。

        3.对他人冷漠无情,将他人“物化”,这里的物化恰巧与我们从小所学的“拟人化”相反,因为拟人化是把没有生命的东西人为比做有血有肉的人,而物化是把所有有生命的个体比做没有生命的物品,这里的“物化”心理现象就曾经发生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侵华战争中,很多日本官兵很容易就轻易屠杀了中国百姓,而在他们心中不会有任何不安情绪,因为他们经过战前洗脑后,已经在心里认为:“他们只是东西,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4.充满魅力,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大多数为男性,能言善辩,风度翩翩,英俊潇洒。这样才能吸引别人来到身边,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大的魅力,这大概就好比有毒的植物通常都色彩鲜艳一个道理吧。

如何避免被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纠缠和伤害:

      1.迅速判断,提前远离。

      2.直接而委婉的拒绝

        方法可以用贴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词语,名称标签时,他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如果我们身边发现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特质的人,请你不要试图去接近他,改变他,个人意见,请你远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丢失了心 在不知不觉中 我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模样 遗失了真实 换来虚伪 抹掉了悲伤 留下假笑 心只是会跳动的空壳 ...
    半纱朦胧阅读 271评论 1 6
  • 看完《跃迁》第二章,我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所工作的领域是高价值且有优势的头部领域吗?答案:不是。...
    大头的故事阅读 160评论 0 0
  • 今天我又很难受,怎样才能克服心理包袱啊,怎样才能变得会聊天啊。我现在的问题大概是不敢,害怕,老是逃避。
    一个假仙女阅读 159评论 0 0
  • 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了。 每一年的这几天,是莘莘学子检验十二年学习成果的时候,是寒门学生改变命运的关键。 感恩母...
    瑾夏之絮阅读 1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