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

《致青年教师》505天  20200113    126-135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教育战线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到现在,自己真的觉得自己不会教了。问到一些同行,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目前的教育变化太快,一会学这个,一会学那个,你自己感觉总赶不上潮流。

静心思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一个字:慢。作为教育者要尊重这个客观规律,但在现实中,往往为了求快求全,我们不惜一切,违背这一规律,强行去做,但心里还想着,是为了孩子的好。

为什么孩子越到年级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越少呢?当然这并非全部,只是对于相当多数的孩子而言。静心思考之后,我们不难想到,就是因为家长和父母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但他们能力有限,长时间的精神疲惫,自然就跑不动了,于是就坐下来,再也不想站起来向前跑。想象这些,多么可怕呀!

拔苗助长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来水说耳熟能详,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就是拔苗的那个人。孩子的成长尤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很多时候视而不见,为了成绩,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想尽一些办法提升成绩,但忽略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古人云,快即是慢。最初,我还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我才完全理解了。自然之道是最自然的也最利于人的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个人,而是把他们当做流水线上的产品。

我不想呼吁,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去做,只是觉得,最起码最基本的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无论我们在课堂内还是外,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让他在符合它规律的成长,给他助力,而不是制造阻力。

知识和方法

人常说:师者,传道解惑也。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永远也学不完,但必须终身学习,所以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学校培养人,就要着眼于未来,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下学习的成绩。但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学校高度重视成绩,家长也极高度的重视成绩,于是乎重视成绩成了一切的中心,似乎成绩好了,就一好遮百丑。

我真的很反对这样的看法。只讲学习,对于人来说是对他最大的摧残和蔑视。一个只会学习的人,和机器又有什么两样呢?学习的确很重要,但它绝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说我们的生活有诗和远方,至少我们得看清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养成好的习惯,才能让一个人真正在社会上立足。

当然,作为我自己而言,也非常惭愧,尽管对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提出了这样明确的目标。但我绝不会放弃,我会一直关注孩子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我不敢保证最后的效果一定特别好,但是我会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去引领,去鼓励我的孩子。

学会什么是芝麻,如何学会是西瓜。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时代发展的特色,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把这一理念贯彻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做更好的自己。

常识就是常识如同落花生一样,虽然在地下,虽然其貌不扬,但它发挥的作用会很大,很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