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是懒惰的家长,自己没耐心,没时间去教育……却又贪婪的希望孩子有出息回报自己……又还有掌控欲望……需要孩子听自己的……才会做这种决定!!!因为可能大概他们想控制小孩,然后小孩不听他们的控制,就想着送他们进去,然后出来之后想让他们向东他们就向东,让他们往前走,他们就往前走。——网友评论戒网学校“豫章书院”短视频
执着与于孩子某一时刻的表现,等于否定他们成长与更新的潜能。事实上,每当我们挑出孩子们性格中的某一个特点,去大做文章,相当于是在推波助澜;我们越是讨厌某一点,这一点就有可能会越在子女身上被放大。接受孩子与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前着是理性的积极动作,后者是纵容式的偷懒。一定不能把接受孩子误解第被动许可或者放任自流。——摘录自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的《家庭的觉醒》
上次写✍《命运一直都握在你自己手中》时,有个简友提到“比较教育学”,其实,我一点也不懂比较教育学,我只是很喜欢把各种情况做一个对比,做一些简单的思考讨论,仅此而已。
最近,我一直在看反家暴的一本书,书名叫《“毛”孩子:勇于求生的孩子》A Child Called 'It`:One Child Courage to Survive.慢慢地,我也喜欢从一个这样的家暴父母角度来思考问题,倘若他们下不去手,狠不下心,痛快责罚下来,他们一定会想着把孩子交给别人“施暴力”,譬如学校,譬如戒网中心,譬如江西臭名昭著的“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的老板是一个网吧老板,做网吧老板,和做薅此类恐惧虚伪父母的“羊毛”比,那太小意思了,于是这位找来几个退伍老兵,想起来当年的杨永信挣得盆满钵满,他也风风火火开了一家“豫章书院”,实际上还是殴打电击那一套管教方式。
杨永信2016年被国家取缔了学校,从此也挣够钱退居二线,没准仍然在带徒弟,这种事反正也不违法,不干白不干,他完全可以把自己多年来害人的技术传授下去,也没准这个豫章书院的老板去找“杨教授”拜师学过艺,如果得到“杨教授”的指点迷津,他想不挣钱都难,反正最后确实挣得“富可敌国”。
这个世界,本也没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只要你昧着良心,闭着眼睛,电击几个“网瘾少年”算什么,要不是中国不准公开组织杀手买金杀··人·,杨永信早就去干了╯□╰。在利益面前,什么道德良心,那都是狗屁,都是傻帽。
我想,国家对这一块也是特别谨慎的,2016年在整个国家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哪怕杨永信把这些年所挣得的钱全部送人贿赂,也压不住大家对他的怒火了,这才不得不把学校关门大吉。然而,又怎么可能完全消灭呢?
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看当年杨永信学校关门大吉时,那些“网瘾”少年的父母们如丧考妣就知道了,这个市场需求太大了,也换句话说,这样的愚昧无知的父母太多了,他们急切想找一个这样的学校,把自己“不乖”和“不听话”的孩子送进去“吃吃苦头”,哪怕就是真的缺胳膊少腿,他们宁可给孩子接假肢,也在所不惜。这才是,时至今日,杨永信之流很难消失的底层逻辑。
杨永信之流无法消失,杨永信学校也再次改名字挂牌上市,譬如大名鼎鼎的“豫章书院”,简直是把“豫章”这么文雅的两个字都给玷污了啊!说起来这两个字,恐怕大家一定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开篇就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些家伙,简直把“国学”的名头也给玷污了,尽管国学很多时候都被骗子们利用,但是如豫章书院一样把“国学”当做毒害孩子身心健康的,甚至很多孩子因此而送命。
但是,这些父母总要有一个心理上的出口,国家想必也很无奈,给这些急功近利的父母劝说,让他们还是慢慢来,不着急,他们肯定不听呀,所以当杨永信学校关闭的时候,无数的“虚伪和恐惧”父母们打着条幅锦旗,给杨永信呐喊助威。恐怕杨永信看到这一幕,也是内心震撼,或者都被这些父母感动到真以为自己是“网瘾”少年们的救星了呢!再不济,杨永信可能会想:哎呀妈呀,咱不过挣点小钱花,你们这也忒热情呀?要不我改个名字,重新出山?
不说“执迷不悟”的父母们,咱说说“觉醒”的父母们,那肯定就不能再用老一套来控制和打压孩子了。那我比较推荐沙法丽·萨巴瑞博士写的这样一套“父母觉醒”系列丛书,一共三本,《父母的觉醒❶》《父母的觉醒❷》《家庭的觉醒》。英文名大约是The Concious Parents:Transforming Ourselves,Empowering Our Children、Out of Control:Why Diciplining Your Child Doesn't Work and What Will和The Awakened Family:How To Raise Empowered, resilient, and Concious Children.
译者都是意译,我们不妨把这三本书用直译的方式翻译一遍,第一本叫《觉醒父母:改变自己允许孩子》,第二本叫《失控:为何规训孩子不起作用,怎么办》,第三本叫《觉醒家庭:怎样养育自主、坚韧和有觉察力的孩子》,实际上第三本就是译者庞岚晶的原翻译,我觉得她翻译蛮好的,沿用之。
第一本翻译时,译者没给副标题,一个《父母的觉醒》仍然让大家觉得很有感觉,大家纷纷大卖特卖,后来第二本翻译时,直接沿用第一本的中文名,也是没谁了,结果大家翻看第二本书才知道,上了个大当,哪是讲“觉醒”呀,全球都在讲父母们的怎么歇斯底里,怎么“失控”的嘛,以及情绪失控怎么办,然后很多人去看英文名才知道,这书名明明叫《失控》,你给我改为《父母的觉醒❷》,你这个译者真是个“坑货”呀,标题党呀标题党╯□╰。
最后,杨永信之流虽然持续会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除非直到愚昧无知的父母们消失,但是显然不可能。但是,我们多读一读这三本“觉醒”的书,起码不至于那么焦虑,起码不至于急着要把子女往“戒网学校”送,起码会对杨永信之流有所警惕,可是,很好笑,哪怕这套书不足一百块,也没法阻止“自信满满”的愚昧父母花几万几十万送到戒网学校。
人世间最悲剧的事情,恐怕就是如此了吧!明明不想虐待子女,却不由自主地亲手把子女送去“渣滓洞”和“集中营”,换句话说,也可能他们只是不想亲自施虐儿女,至于别人施虐,他们无所谓,反正看不到就当没发生。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人手一本“觉醒”书籍,多读书,早觉醒,多阅读,早觉悟。加油!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