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父母之爱就是不远千里的红烧排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很大,家却很小。

      年轻的我们都有一个在外流浪的梦,却不知每一个希望漂泊的人,身后总是坠着两条牵挂的线,一条源自父亲,一条源自母亲。

    早上和母亲视频的时候,她很是兴奋,说是父亲已经回了北京,并且带回了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和猪蹄。

      没到下午,父亲便匆匆赶来,放下一堆东西之后又匆匆离去。他说,下午还要值班,必须马上赶回去。

      从父亲工作的地方到我这里最快的车程也要将近两个小时,他这一来一回的折腾怕是连饭都没顾得上吃,而这一切全都是为了给他心爱的女儿送上不远千里带来的年味儿。

      父亲是个厨子,自我很小的时候,他便得意于自己的手艺,而我常年吃他做的东西,惯了口,嘴巴刁得很。

      毕业后,离家远,外面的东西总是吃的不顺心,但苦于无可奈何,慢慢也就适应了。逢年过节时,家里会起灶卤一大锅的过年菜,像是红烧排骨,红烧猪蹄,油炸小黄鱼……那味道不仅透着年味儿,更是父亲的拿手手艺,我们兄妹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一干二净。

      后来,我嫁了人,离家很远,过年的时候便也身不由己,不能回到父母身边。幸而,父亲与我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每次他回家过年都会像往年一般卤一大锅的过年菜,而父亲准备回来的时候,母亲便会抡起一个大口袋,把里面塞的满满登登。

      父亲归回北京的路上,会把那个口袋搂的严严实实,像是无价的宝贝。回到北京之后,无论多忙,他总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东西送到我的面前。

      我曾想,吃进嘴里的哪里是什么红烧排骨,分明是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的牵挂,这许多年,不善言谈的父母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深深感觉到源自他们内心深处的爱。

    所谓父母之爱,大概就是哪怕千里之外,依然要让子女吃上家里的过年菜。那不仅仅代表着家的味道,更是父母无处释放的温情。

      假期已过,无数的浪子又开始离开父母回归到工作岗位上,而那些沉甸甸的包裹中总有一份是父母准备的。

      朋友回京后,立马电话叫我过去,说是家里老人硬塞了许多的吃食,家里冰箱已是塞不下了。

      我去了一看,好家伙,猪蹄、猪肘子、酱牛肉、各种口味的腊肠,满满登登一大口袋,估计再来一口冰箱也是很难塞的进去。

      朋友自嘲,说是这哪是回来工作,简直就像是逃荒。

      可不就是嘛!父母眼中,每一个子女都是不会照顾自己的傻瓜,一旦离开他们便会饥寒交迫。倘若不多备点吃食,他们又怎么会放心呢。

      况且,这遥遥千里,归期未知,父母准备这些吃食的时候心里头大概是存着一份盼想。他们或许认为儿女在外,每吃到家里的一口食物,兴许便会思念一次自己的父母吧……

      朋友的父母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今时今日的社会虽难见手持针线的父母,但那份沉甸甸的爱已然通过别的方式透漏出来。就像这些排骨、猪蹄、腊肠,不吃完,又如何对得起父母难以言说的心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坐在满是亲戚的桌上,我却没有感受到那种欢乐喜庆的氛围,留下的只有那冰冷的疏远感。
    酱紫冒泡路过阅读 84评论 0 0
  • 第八章:冒死翻越折多山 骑行川藏第六站,折多塘至新都桥,全程53公里。 折多塘至新都桥,路程不远,但必须要翻越折多...
    旧红翻作里阅读 506评论 3 12
  • 芳草碧玉数百川 ,江城村烟梦八千。 闺深偷借相思泪,山纵杜宇为君传。 春入帘香方见月,秋落堂桐寂寞年。 书呈沧海寄...
    鬼醉风阅读 216评论 4 36
  • 因为天气变暖,把毛巾一直挂在外面。前几天发现变黄了,以为自己没洗干净,洗了一遍,还是那么黄。怕别人看见就一直以干净...
    就这样一个星期天阅读 282评论 0 0
  • 之前信誓旦旦说要30天完成一部小说 ,实际上一直拖拖拉拉,对不起。
    希希忍者阅读 373评论 0 0